现在攻击的人变成了扶苏,扶苏总算是真切地体会到了韩非的攻击力,这一上来就往人痛脚上踩啊。
看来他刚才话还真是把人气着了。
“那倒是要请先生说说,我不懂的在哪里?”
韩非:“韩国固…然不敌秦国,秦军士…卒勇猛,又有王翦桓齮这…样的猛将,大军自可长…驱直入,攻下新郑,可正因如此,秦王才更不…会攻打韩国。”
扶苏歪头:“何以见得?”
韩非:“这天下不…只有秦国和韩国,秦王心中想得…到的也不只是韩国,若…秦国能在须臾之…间攻下新郑,定然也…能迅速攻下大梁、邯郸、寿春!”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若…韩国灭亡,看到韩国下场,其他五国…定然不会坐视不理,任由秦国壮大。五国警…醒,就会再次联手抗秦,若真到了那时,秦国上…下这几年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先是姚贾再是顿弱,二人先后频繁出使六国,贿赂拉拢各国重臣,以达成瓦解六国合纵的目的,如今看来极有成效。
毕竟上一次合纵已经是九年前的事了。
如今的六国,虽不至于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亦不远矣。
若是秦国灭了韩国,让五国产生危机感,认识到联手抗秦是他们唯一的生路,那姚贾和顿弱这些年就白干了。
秦国再强,也没强到可以独自抗衡六国的程度,倒是更有可能被六国反过来灭掉。
为了灭掉一个韩国,让秦国暴露于这样的危险下,岂不是得不偿失?
所以,秦国这时候不应该去攻打韩魏这样的弱国,而应该去削弱赵国这样的强国才对。
一来赵国正处在秦国东出的必经之路上,二来赵国本身是强国,在七国中战力能排到前三,若秦国能在战场上屡屡战胜赵国,其他不如赵国的国家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秦国完全可以趁此机会,一点点蚕食掉赵国的土地,然后再去削弱楚国,将六国中唯二能与秦国作对的国家都打残,到时候岂不是想打谁就打谁?天下也尽在觳(hu)中。
韩非几乎是将对嬴政说过的话又对扶苏说了一遍,连表情都是一样,看上去非常高深莫测,让人不自觉就开始相信,他说的都是真的。
可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忽悠秦国拯救韩国的机会。
扶苏听罢,点头称赞:“这确实是一个良策。”
不等韩非安心,扶苏却又说:“秦国若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就不能先灭掉韩国,想得到天下,就必须先剪除这条路上最大的阻碍:赵国和楚国。”
“这是秦国必须要走的路,可赵国和楚国并不弱于秦国,想削弱它们,秦国就必须要付出大量的兵力、财力和时间。极有可能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都要耗在与赵国楚国的战场上,再也无暇去攻打韩国。”
“韩先生,这才是你真正的目的吧。”
面对扶苏仿佛看透一切的目光,韩非终于说不出话来。
他用的是阳谋,根本不在乎被人看出来,毕竟阳谋就是,你明知道他另有目的,然而在这种形势下,除了按照他的设想去走之外,别无他法。
所以韩非不怕被人猜到,他只是没想到,自己的计谋居然连一个九岁的孩子都瞒不过。
甚至扶苏猜出自己的计策时,表情平静地过分,既不见差点被诓骗的愤怒,也不见识破他人计策后的自得,就只是平静。
作为秦国的长公子,扶苏身上合该有身为王族的骄傲,韩非的计策虽是阳谋,但秦国必须要按照他的设想绕过韩国去攻打赵国,若是扶苏心性差一点,绝对会为此感到屈辱,继而事愤怒。
但扶苏眼底有的就只是一片平静。
韩非忍不住再次叹道:“你真的不…像一个孩子。”
扶苏:“这话先生早就已经说过了。”
韩非苦笑,他的确是说过,可扶苏一次又一次给他惊喜,或者说惊吓更恰当,韩非已经快被震惊到麻木了。
秦王本就是神武雄才,跟其他国家的君主都不是一个画风的,这已经够让韩非绝望了,没想到他的继承人小小年纪,居然就已经对谋略一事如此敏锐!
对六国来说,这简直是一场噩梦。
也不知六国在他们父子手下,还能否有翻身的机会?
“先生真以为这样就能救韩国吗?”
扶苏问得胸有成竹,显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翻身?想都别想。
“若是五年前的赵国,或许尚可一战,如今的赵国……你真的以为他们能拖住秦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