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大佬居然被派去攻打夜郎?王翦现在这么没名气吗?杀鸡焉用牛刀啊!
本来听到他爹只派了三万人去打夜郎和寿靡时,扶苏觉得这也太不重视了, 此时得知带队的居然是王翦,这好像是重视了又好像没重视。
即便是王翦领兵,三万人也不够吧,他是名将不假,但他也不会撒豆成兵,扶苏深深怀疑,这次该不会促成王翦的首败吧?
不管扶苏如何担心,这些都不是他能插手的,他只能选择相信王翦和李斯,也是,两个金卡出手,结果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
秦国的军事动向一直备受天下关注,毕竟秦国一动,就代表着邻国要遭殃了。
此次咸阳又发兵,天下人都精神一紧,提心吊胆的,不知道这次刀会落到谁头上。
六国之中唯有韩魏松了一口气,因为历时两个多月,秦国终于撤兵了。
大概是怕多线作战会导致国内空虚,秦国这次派兵之后,就将其他在外作战的军队都召了回去,这可解了韩魏的燃眉之急。
不过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秦军撤走后,韩魏果然又瘦了一大圈,夹在秦国赵国和楚国之间,更觉得喘不过气来了。
只是没人在乎他们的感受,所有人都抻着脖子不错眼地望着秦军的动向,在发现秦军并未出关,而是进入了蜀地之后,韩魏赵燕齐都放心了,只有楚王垂死病中惊坐起。
这怎么还有我楚国的事儿!
怎么了?时隔两年,终于要来报三年前楚国当合纵长的仇了?
楚王已经病了,十月中的寿春并不十分寒冷,楚王却还是抵挡不住寒气入体,甚至已经十数日不曾召见过朝臣。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三年生产出的丝绸越来越少,质量也跟以前不能比,即便是府衙硬性要求,也见不到什么成效,丝绸上收到的税钱还是逐年减半,根本不够楚王花的。
眼看着万物凋敝,国事不顺,自己又卧病在床,楚王心下戚戚,唯有王后再次有孕的一事方能给他些许宽慰。
可偏偏在这个楚王最脆弱的时候,传来了秦王派三万大军入蜀的消息。
楚王和其他五位君王一样,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秦国打算放弃韩魏来攻打楚国了。
放弃弱小的韩魏来攻打强盛的楚国,看起来是个昏头的决定,若在以往他们肯定不会这么想,但最近秦国朝堂动荡,当了十几年丞相的吕不韦被免官囚禁,如今秦国上下听从的都是秦王嬴政的命令。
嬴政即位以来,没少开疆拓土,看起来也很不好惹,只不过人心中惯常的轻慢作祟,总觉得年轻人办事不牢靠,以往的政绩恐怕多是吕不韦的功劳。
现在吕不韦倒台了,只剩一个刚刚弱冠的秦王拿主意,难免会轻敌冒进,想要靠一场大战来打出自己的名声,稳固人心,那么做出不打韩魏,反而去攻打楚国的决定也不是没有可能。
楚王怒而捶床:“嬴政小儿!未免也太不把寡人放在眼里了!当我楚国是泥捏的不成!”
然而楚王忘了自己尚在病中,只是用力捶一下床而已,就牵动病机,继而咳嗽不止,
王后李环惊呼:“王上!快,快倒蜜水来!”
李环一边命令宫人倒水,一边自己扶着腰慢慢后退,然后轻抬起袖子捂住嘴,似乎是被楚王剧烈的咳嗽声吓到,眼中也满是对楚王的关心,其实却是偷偷用袖子掩住口鼻,生怕被楚王过了病气。
她都四个月的身子了,可不能被王上带累。
事实证明,李环的选择是正确的,楚王喝了蜜水却根本止不住咳,反而愈咳愈烈,最后更是面色突地涨红,喷出一口血来。
喂楚王喝水的宫人当即跪了下去,抖如筛糠,拼命磕头求饶。
“王上饶命,王上饶命……”
可楚王本就在气头上,又吐了血,正处在暴虐的边缘,听见求饶声不仅不会心软,反而像是终于找到了可以出气的点一般,指着宫人中气不足地怒喝道:“带下去!让她闭嘴!”
冷肃的侍卫进来将人拖走,很快就听见殿外一声短促的惨叫,然后就是内侍们来来回回的打扫声。
杀了一个宫人,楚王犹气喘吁吁,似乎还不解气,又或者单纯只是体虚气短罢了。
楚王老了……他也该老了。
任由其他妃子围着楚王伺候,王后李环掩住口鼻,眼中明明灭灭,从殿中退出后就立刻吩咐人出宫寻找哥哥李园,通知他这个好消息。
不说李园得知楚王吐血的消息后有多么激动,仿佛上天都在帮他们兄妹,楚王自那日吐血过后,似乎突然‘想开’了,居然命李园在年底加收丝绸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