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扶苏本来是想拒绝的,一想到那个画面顿时就改主意了,谁能拒绝当着本人的面吃瓜!
……
翌日,李斯携着一卷眼熟的竹简,面无表情地跪在了桌案前。
扶苏忍住想笑的冲动,整理了下自己的桌案,他知道,别看李斯表面上古井无波,暗地里估计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扶苏低头再抬头,已经收敛了眼中的笑意,他打开竹简,神情天真中带着期待地对李斯说:“李先生,请开始吧。”
本来嬴政决定让李斯来替扶苏讲解《五蠹》,还想顺便定下老师的名头,反正扶苏也缺一个老师,李斯学识不差,又擅法,正适合做扶苏的老师,是扶苏自己反对,最后才不了了之。
对扶苏来说,听李斯讲《韩非子》,看个乐子还可以,当老师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历史上害扶苏自杀的这三个人,胡亥赵高也好,李斯也好,他一点好感都没有,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跟他们成为仇人,所以他才不会拜李斯为老师呢,免得到时候这师徒的名头反倒限制了自己。
所以今日,扶苏对李斯的称呼还是李先生,李斯毫不意外,虽然他心中的期待着,但既然王上没说,他就只是个临时为长公子讲书的客卿而已。
李斯缓缓打开竹简,平淡地看了一眼早就烂熟于心的内容。
昨日长公子让李斯解读,李斯以只读了一遍不解其意,需要多读几日才可以领会搪塞过去了,之后又怕长公子下次真的问起,回去后连夜将《五蠹》默出来。
之后又拆读完毕,保证就算是韩非本人来了,理解得都没有他透彻,还多番诵读全篇,直到自己会背为止。
待他歇下时,鸡都已经叫了一声,为了给扶苏留下一个好印象,李斯也是拼了。
只不过他没想到,他精心准备的,第二天就用上了……李斯垂眼瞥一下自己桌案上的竹简,又看了眼扶苏的,沉默。
扶苏也低头看了下自己的竹简,说:“先生放心,我这卷是昨日命人刻录的,先生手上那个才是原版。”
连夜刻录……什么原版不原版的,他在乎这个有什么用?就算是韩非亲自刻的,他也不想要!
李斯尚且不知,扶苏是特意在看他的笑话,他对韩非的介意,连老师荀子都不清楚,一个三岁的孩子又能知道什么?
李斯只以为扶苏是单纯喜欢韩非的书,喜欢到连夜让人抄写。
这就是冤枉扶苏了,他只是提前准备好了教材而已,不然岂不是要跟李斯看同一个竹简?不行不行,他实名拒绝!
因为这个错误的认知,即便李斯真的达成所愿,能够教长公子读书,他也没有多开心。
昨天他会在扶苏去了之后出现,本就是刻意的,客卿平日都在一个院子里,藏不住秘密,长公子经常会来找公输甘,费桓又格外喜欢往长公子面前凑,给长公子讲书,偏偏长公子又不爱听,大家基本上都知道。
有人讥讽费桓丢了名家的风骨,也有人羡慕费桓可以接触长公子,李斯不一样,他直接想取代费桓。
初来秦国时,他不过是吕不韦门下的舍人,后来因献策先后升任长史和客卿,他的升迁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但李斯并不满意。
因为李斯深知,像他这样的外来者,如无意外,客卿就是他能够到的最高的职位了,但李斯一心想往上爬,怎么会满足区区一个客卿之位!
他想爬得更高,成为三公、乃至丞相!但这些,光靠着向秦王献策,是不可能达到的,他急需换一个突破口,能让自己与普通的谋士区别开来。
而正在这时,尚且年幼的扶苏进入了他的视线。
长公子已经到了要读书的年纪,李斯别的不敢自夸,至少师从荀子,学识这一块还是没问题的,而且他崇尚商君,正好切合秦王的喜好,教导长公子最合适不过。
如此一来,往近了说,他成为公子的老师,必定能从众客卿中脱颖而出,能被秦王更多得注意到,兴许就能得到什么好差事。
往远了说,若是长公子长大了以后有造化,他就能成为王上的老师,想想吕相从前的风光的日子,他也未必不可以。
只不过,没想到最后助他达成所愿的,居然是这个。
……
李斯对着竹简沉默几息,不想讲,但还是认命地端了起来,扶苏见状,也尝试着将竹简端起来……端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