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二日破晓,一切尘埃落定,因为嬴政冠礼代表着亲政,政治意义非凡,朝堂上大小官员都随行来到雍城观礼。
王上终于成年可以亲政了,这是一件大喜事,昨日观礼过后,官员们都睡了个好觉,谁知睡醒就变天了。
什么?长信侯嫪毐居然意图谋反?
哦,意料之中,意料之中。
什么?他不是自己谋反,卫尉、内史都与之勾结,甚至还有西戎部落的份儿?
哦,可以理解,谁造反还不拉几个帮手呢。
什么??!太后竟然与嫪毐育有两子,还妄图让私生子登上王位?他们疯了吧!
初次听闻如此秘辛的官员们都一脸精神崩溃,三观重塑的表情,仿佛烧炸了的陶俑,马上就要裂开。
嫪毐造反这事儿,他们基本上能猜得到,毕竟这一年里,对方凭借着太后宠爱,肆意敛财,在朝堂中发展自己的势力,还跟吕相别苗头,一看就不是安分的人,嫪毐不造反他们才会感觉奇怪。
但是,太后糊涂啊!宠爱一个男宠罢了,怎么还能跟他生孩子呢?居然还为了两个私生子,与王上母子反目,简直得不偿失。
官员们大摇其头,诚然他们明白,赵姬此举不一定是为了私情,更多是因为,嬴政亲政,她就要将手中的权力都还回去,定然是心中不甘,这才同意了与嫪毐同谋。
可惜了,如今事情败露,不仅自己要幽居雍城,还连累王上要背上不孝的罪名。
没错 ,哪怕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赵姬和嫪毐的错,嬴政的处置方式无可厚非,可谁让赵姬是他的生母呢,秦国又是一个注重孝道,儿女不孝时父母甚至可以请求官府将其处死的地方,在所有人眼里,嬴政居然将母亲幽禁起来,就是大大的不孝!
他们根本不去想,其实这已经是嬴政基于孝道做出的让步了,不然赵姬居然帮着情人谋反害他,嬴政早就让将赵姬与嫪毐一并处置了。
昨晚嫪毐先是被刺死,又被砍下首级,然而对他的惩罚仍未结束,嬴政命人将嫪毐的尸体抬到大街上去,行车裂之刑。
这才是真正的五马分尸。
以及对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眼睛都不眨地施以囊扑,他可不是什么手软的圣人,赵姬现在能活得好好的,连一丝油皮都没破,嬴政深觉自己已经足够孝顺了。
然而旁观者觉得这还不够!你必须全方位原谅赵太后才行!
嫪毐的尸体被当众车裂之后,就是与嫪毐勾结的官员们,包括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余人皆被斩首,嫪毐被灭全族。(3)
所有人疯狂讨论起与此事有关的事,然后就不可避免地谈到了那两个私生子,得知嬴政居然让人将二子囊扑,纷纷哗然,因为这件事严格上来讲是与秦律不合的。
秦国真是从上到下都充满了法家的形状,得知嬴政以这种方式处死两个私生子,第一时间不是觉得他太残忍,而是认为这违反了秦律!
官员们:笑话,杀两个私生子算什么?能影响治国吗?可要是王上带头不遵守秦律,那是在掘秦国的根啊!
于是雪花一般的上奏堆满了嬴政的案头,然后处理完叛乱的第二日也依旧勤勉的秦王,就被一群长篇大论阐述秦律不可更改,商君会哭的竹简给糊了一脸。
嬴政第一次对自己的臣子感到无语,但这些劝谏他又不能不听,于是统一刻上了一个“阅”。
而不在朝中为官的人,或者是那些其他六国来的客卿们对此表示大为震撼,不是,没人在乎孝悌吗?人伦被你们吃了?
没人上奏他们要上奏了,更有有才之士以孝道开篇,痛斥一番秦王不孝不悌,说你这样秦国是没有未来的。
难得又有人才前来投奔,结果打开一个是在骂他,再打开一个还是在骂他,若不是心中想着大业,不想堵塞秦国的求才之路,大街上被车裂的可能就要多几个了。
这类竹简,嬴政从雍城批到咸阳,扶苏偶尔看了一卷,内心直呼佩服,你们是真勇啊!
真敢让后世那些自诩狂士的人来看看,什么才叫狂,你再狂你敢指着秦始皇的鼻子骂吗?
不过,他们骂他们的,嬴政从来不理,也没有派人去抓他们的意思,采取了一种无视的态度。
扶苏觉得,还是这些人分量不够啊,要是换成尉缭子来骂,赵姬早就能回甘泉宫了。
不过扶苏希望,尉缭子还是晚点来吧,他还不想在宫里看见赵姬那张讨厌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