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喊来的将军:“……”可以拒绝吗?我不想走剧辛的老路。
三年前,赵国屡屡败于秦国,赵国大将又从廉颇换成了庞煖,燕王认为这是个好机会,燕国将军剧辛与庞煖曾是好友,燕王问:你觉得你能打得过庞煖?
剧辛想了想说:我行。
燕王:那好,你上。
剧辛就上了,然后就发现昔日的好朋友早已经偷偷进化,根本不是曾经那个好欺负的样子,剧辛轻敌冒进,被庞煖俘虏后杀死,燕国的计划不了了之。
现在刚过去三年,庞煖还是那个庞煖,他救邯郸可能来不及,打燕国还不就是顺手的事?
那将军不想去,燕王却偏让他去,将军不情不愿地去了,打定主意缓慢行军,最好等他到的时候秦赵已经打得昏天暗地,没人注意到他了,他再随手打下个小城池回去敷衍一下燕王得了。
结果没想到,他人刚到边境,就被一支等待多时的赵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打得满头都是包,赵军来时凶猛,燕军又没有战斗的士气,只一个回合就落于下风,将军赶紧收拢队伍,大喊:“撤退!撤退!有埋伏!”
望着狼狈逃窜的燕军,赵国将领狠狠啐了一口:“呸,什么玩意儿,胆子这么小。”
没多久,燕国偷袭赵国不成的事也传遍了天下,成了无数人茶余饭后的笑料,直言这真是燕国的老传统了,可惜永远也不长记性。
这其中只有赵王笑不出来。
司马尚死了,中牟邑也没了,赵国南面的防线全面崩溃。
仿佛只是一夜之间,铡刀就已经悬在了邯郸上空。赵王甚至觉得,他已经闻到了自己身上的血腥味,被斩首之后的血腥味。
“嘭——!”
赵王怒目圆睁地掀了桌案:“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三天!庞煖才走了三天!中牟邑就没了?守军都是干什么吃的!”
赵王狠狠地喘着粗气,只觉眼前阵阵发黑,几乎站立不稳,还是内侍眼疾手快扶住他,他才没摔倒。
郭开站在阶下,神情也不太妙,他本来还想着在赵国丞相的位子上坐到死,那富贵的日子想想就美。
为了达成这个伟大的目标,他前几天还在兢兢业业排除异己,差一点就能将庞煖赶出朝堂中心了,可惜庞煖反应太快,挑唆彻底失败。
不仅如此,庞煖还向赵王进言,在他回来之前不许赵王见自己,郭开听到之后这个气啊,奈何赵王不肯见他,他也没别的办法。
直到今天,外面传来中牟失守的消息,就连原本该守卫邯郸的司马尚也死在这场战役里,赵王彻底慌了,下意识要找丞相来商议,郭开这才能重新踏入王宫,但他一点也没有开怀的意思。
赵国都要亡了!赵王再信任他又有什么用?届时赵国成了秦国的郡县,自己却无寸功在身,对秦国灭亡赵国没起到任何作用,该如何才能在咸阳谋个好职位?
他可是知道的,秦国就连宗室,无功都不得授爵,他一个外来的还是降臣,必须得有更大的、天大的功劳才能得以重用。
看来他得想办法立个功,但什么功劳够大呢?
郭开偷偷看了眼赵王。
时间紧任务重,他得抓紧时间,不然等到秦军进城,这功劳可就不作数了。
第102章 第102 章
赵王仍把郭开当做那个可以全身心信任的好丞相, 哪里知道就这么一会儿工夫,郭开已经将他估算好价格,就等秦军兵临城下, 将他卖掉了。
赵王疾步绕过案几, 走到郭开面前, 有些癫狂地说:“庞煖走之前说什么来着?说这个司马尚英勇善战,是个可用之才, 一定能守好邯郸?哈?”
赵王短促地笑了一声,似乎在嘲笑庞煖,又像是在嘲笑自己居然轻易相信了庞煖。
“英勇是挺英勇,善战在哪儿?人才在哪儿?寡人怎么没看见呐!”
亏他还信了庞煖的话,自从庞煖走后,一直未曾见过丞相, 可这几日, 丞相一直安分守己地待在自己府中, 从不进宫让他为难, 反倒是庞煖……想到他赵王就生气。
“寡人千叮咛万嘱咐,让他选一个可靠之人, 结果呢?就选出来这么一个废物?庞煖是欺寡人眼盲心瞎了吗!”
这话说的, 真是可怜了浴血奋战的司马尚, 为守中牟战死不说, 还要遭受自己君主的诋毁, 倒是白白浪费了他的一片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