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生孩子这种事不仅母亲死亡率高,孩子的夭折率更好,他们家有八个孩子,不代表只生了八个,必然还有年少夭折没计入序齿的,如此看来,孟芽的母亲恐怕从成亲那年起,生产就没停过。
想想都可怕。
不过,孟芽的父母居然能养活八个孩子?他们可真是够能干的,也难怪孟芽饿成这样,想来是家里吃饭的嘴太多,根本就不够吃。
能想出用舂米的法子舂豆子,还敢向他提出来,看来孟芽是个既聪明又胆大的人,偏偏她想的办法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这样的人才扶苏绝对不会放过,好好培养,说不定后世的厨师们都得尊称孟芽一声祖师呢。
既然打定主意要培养,总不能眼看着人才饿着,于是扶苏就说:“你蒸的菽饭很好吃,我想让你的兄弟姊妹也尝尝。”
他微微发愁地说:“不过,膳房的菽都是宫里的,我不能随便送给你,这样吧,我就送你一百钱,你去市井中买些菽回家蒸了吃吧。”
然后就示意伍左给钱,伍左为难地回望:奴婢没钱。
扶苏不敢相信:我可是秦王长子哎,连一百钱都拿不出来吗??
可没有就是没有,不管扶苏怎么瞪伍左,他都变不出一枚半两钱来。
他希望长公子能认清事实,甭管您是秦王长子还是幼子,一岁的小孩就是没有人权,您所有的钱都在楚夫人那儿呢,咱们出门之前也没申请经费,当然没钱啊!
确定伍左身上真的一枚钱都没有(毕竟三天前他还只是个扫地的小内侍,不要指望他有积蓄),为了言而有信,扶苏只好跟禁军借了一百钱,好在禁军们没有让他失望,轻轻松松就数出了一百个大钱,没有经过扶苏的手,直接送给了孟芽。
这意思就是替长公子赏赐孟芽,而不是借给长公子一百钱,可谓是非常体面地保全了长公子幼小的自尊心,把扶苏感动坏了,忙拉着对方袖子问:“你叫什么名字?”
问完扶苏都想吐槽自己,今天这句话出现的频率好高啊,显得他有点海。
借钱的禁军笑得有点爽朗,虽然心里也激动,但比起宋河和孟芽来说算得上是镇定了。
不过也是,毕竟他和二人的身份不同,能得到长公子的赏识是好,如果没有,对他的影响也不大,身为禁军,他有足够的机会可以升官加爵了。
当然,这不是说,他面对扶苏递来的橄榄枝就会不心动,他一边微微抬起胳膊,免得长公子拉不住他的袖子,边低头回答:“回长公子,臣姓吕名滦。”
“姓吕?你是齐国人?”吕可是齐国大姓。
吕滦回:“臣高大父(曾祖父)原是齐国人,与父兄分家后就来了秦国,此后一直居住秦地,算起来臣应该是秦国人。”
都第四代了啊,那就没问题了,扶苏欣然接受,拍拍对方坚硬的袖子,略显沉闷的金属声随之响起,幸亏吕滦抬起了胳膊,不然扶苏还真不一定拉得住呢。
突然被赏赐一百钱的孟芽惊喜地回不过神,看上去有些发愣,庖人每个月也是领薪水的,这一百钱对她来说并不算多,可她的钱都要贴补家用,连弟妹们的肚子都填不饱,每个月一领到钱就要上交父母,这是她第一次手有余钱,因此这一百钱虽然不多,对她来说却是格外珍贵。
同时也给了孟芽极大的鼓舞,只是蒸一碗菽饭而已,公子就赏赐了她一百钱,若她以后都尽心为公子做事,只会得到更多的赏赐,因此孟芽收下钱,重重地给扶苏磕了几个头,就此成了膳房第二个向扶苏献出忠心的人。
而庖人们就更羡慕了,谁能想到只是蒸一碗菽饭而已啊,长公子不仅记住了孟芽的名字,还给了赏钱。
别看长公子说的是什么,因为你做的蒸菽饭好吃,我想让你的兄弟姊妹们也尝尝,可扶苏上下打量孟芽,可怜孟芽太瘦的眼神他们都看得真真的,长公子这分明就是特意找个借口赏赐孟芽罢了。
与此同时,大家看宋河的眼神就有些微妙了,同样都是被长公子问过名字的人,可得到赏钱的就只有一个呢,没想到宋庖厨居然还比不上一个庖人?这可真是……
庖人和庖厨们互相眼神交流,虽然没有明说,可跟他们共事这么久,宋河哪里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顿时生起了气。
不过宋河生气归生气,却没有迁怒孟芽,人家是靠自己本事得到赏赐的,别看只是将菽捣烂再蒸熟这么简单,但是能想到将菽捣烂之后再蒸,别人却想不到,这就是她的本事,她合该拿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