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在伍左看来则是,公子实在太可怜了,只是想吃一碗菽饭而已,可膳房什么都不会,他们只会带来失望。
于是伍左也赞同扶苏的话,是应该找几个聪明的庖厨来,不过他觉得这种小事就没必要麻烦王上了吧,不如去找楚夫人?
听到伍左的劝说,扶苏发现他这是陷入前世思维的误区了,怎么就忘了呢,咸阳宫可不是紫禁城,他娘也不是毫无势力的臣女,不会被死死困在宫里,想做点什么都要禀明皇帝皇后才行。
如果说楚夫人要出去逛街,那确实得打报告,但只是找几个庖厨的话,她自己就能发布命令出去,而咸阳宫顶多就是查清楚几个庖厨的底细,确保没有刺客或者细作混进去就行。
都怪扶苏一直待在他和楚夫人的宫殿里,接触外面的时间太短,而且楚夫人也很少使用自己这项权利,导致扶苏的思维还局限在上辈子的认知里。
他得尽快改掉。
眼看着长公子和贴身内侍都开始讨论该去找谁要人的步骤了,庖厨们急得嘴角都要起燎泡,大概是重压之下的确会有急智,一个女庖人灵光一闪,想到了办法。
她眼睛突然亮起来,根本没有多加思考就进了屋子说:“长公子,小人有一个办法可以让菽变软!”
不怪她这么急,实在是扶苏看起来下一刻就要出门,他们的机会稍纵即逝,为了自己能继续留在宫里,庖人一想到办法立刻就进来了,也没想过这个办法是不是真的可行,更没有想过她这么一出去是不是就暴露了自己在偷听的事实。
不过立威已经立过了,扶苏现在没兴趣跟她计较这个,他对女庖人提的办法更感兴趣,装作非常惊喜的样子问她:“什么办法!”
女庖人眼睛亮亮的:“小人觉得可以像舂米一样将菽舂碎然后再蒸,那样不就变软了吗。”
舂米就是人工给谷类脱壳,先将谷类放入石臼中,然后再用杵去捣,持续不停舂米半个时辰,差不多就可以得到脱壳得不太完美的米。
这是一种很累的活计,因为舂米的杵非常重,差不多有上百斤,举着杵连续半个时辰起起落落,为了达到让谷类脱壳的目的,力气还绝对不能小,等忙完了整个人都会累到脱力。
舂米通常是女人的活计,这甚至是一种刑罚,即犯错的女人会被罚去舂米,由此就可以看出舂米到底有多累了。
女庖人在家也是要舂米的,她太清楚舂米杵的力量,用水泡不软的菽,用舂米的方式绝对可以!
第91章 第91 章
虽然不是石磨, 但也八九不离十了,至少原理是一样的。
扶苏满意点头,果然时间死线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你看刚才还死活想不出来, 一旦发现想不出办法就要全体失业, 这办法瞬间就有了。
嗯?感觉哪里怪怪的。
扶苏歪头思考,怎么感觉他突然有朝资本家发展的趋势?
啊呸呸呸, 绝不可能!他只是在鼓励社会进步!
女庖人说完之后就一直期待着扶苏的反应,这估计也是一个因为扶苏之前的表现忽略他年纪的人,居然在期待一个一岁小孩的肯定。
除了扶苏和女庖人之外,所有人听了之后第一个想法都是,这怎么可能?这办法绝对不行。
从来也没有人想过用舂米的法子去舂豆子,一来可能每天舂米都够累的了, 菽又不像谷类得脱壳, 蒸熟了就能吃, 何必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呢, 硬点就硬点呗,连这种程度的硬都承受不住, 说明你牙不行人老了, 别浪费粮食了。
二来, 大部分的人都循规蹈矩, 踩着先人的脚印过日子, 从来没想着变通过, 舂米就是舂米, 蒸菽就是蒸菽, 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怎么偏偏就你要把米拿去蒸, 还要把豆子磨碎?没道理的事情。
等扶苏见到舂米的杵时,扶苏觉得他刚才的想法还是太片面了。
现代都是用机器给米脱壳,已经很少有人舂米了,只有在一些文化保护地区才能看到,扶苏以前旅游的时候见到过,不过人家那个杵的碓(dui,第四声)头是用铁做的,重是重,但脱壳的效果也非常好。
谁能想到,秦国用的杵居然是纯木头的!又重又钝,费力气不说效率还低,难怪他们没想过要舂豆子,因为根本砸不烂。
说不定曾经也有人尝试过,只是发现徒劳无功,这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