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嘛,扶苏记得这个时候,秦国已经打下巴蜀了,只要往蜀地南面找找,还是可以找到的。
想到这,扶苏就放下心,心安理得地去为难庖人了。
第88章 第88 章
当天下午, 扶苏回宫就开始兴致勃勃地,想要去膳房逛一逛。
那种混乱的地方哪是公子应该去的,伍左连连摇头, 不肯带扶苏去。
楚夫人得知后, 也抱着扶苏劝他:“扶苏是饿了吗?去看看有没有粟米粥。”后半句是对宫人说的, 虽然还没到餔时,此时用膳有些不合规矩, 但小孩子嘛,总不能让他和大人一起饿着。
可惜这个时代也没什么精致的糕点,想垫垫肚子都只能喝米粥。
扶苏越发觉得,他必须得把绿豆找出来,除了做绿豆汤,还能做绿豆糕, 他娘一定会很爱吃。
扶苏拦住就要跑出去的宫人, 对楚夫人说:“母亲, 我不想吃粟米粥。”
他刚才章台宫回来, 章台宫的人哪敢怠慢扶苏,更别提饿着他了, 那是恨不得有什么好吃的都端到扶苏面前去, 可惜扶苏实在提不起兴趣。
扶苏跟楚夫人解释, 他只是一时好奇, 想去膳房看看而已。
楚夫人不理解:“怎么会想要去膳房?”说着她用怀疑的眼神看向伍左, “可是你哄着公子要去的?”
伍左慌忙跪下求饶:“奴婢绝不敢做这样的事啊。”
扶苏也帮忙解释:“母亲, 跟他没关系, 是我自己要去的。”
扶苏一边解释一边在心里叹气, 封建社会的人三观真是太糟糕了,他知道楚夫人是为了他好, 怕出现刁奴欺主的事,但去膳房玩明明是他自己的注意,伍左也不赞同劝过他,结果说出去之后,被怀疑责怪的还是伍左。
扶苏解释了,楚夫人却并不相信,她自己幼年时,兄弟姐妹几十个,可没有谁会好奇到去参观膳房的,贵人岂能踏贱地。
为了让楚夫人相信,扶苏不得不再次编造个理由出来。
“前日在章台与父王一起读了竹简,父王说南面有水灾,北部旱灾,西面还要攻打赵国,黔首们的粮食又要不够吃了。”
扶苏看上去很疑惑:“母亲,为什么有了水灾旱灾,他们就没有粮食吃了呢?我和母亲每日都能吃饱啊,难道我们不是黔首吗?”
幸好扶苏才一岁,可以毫无负担地说出这句话,但凡年纪再大一点,就要取代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遗臭万年了。
不过晋惠帝也很冤,他本人智力低下,只是一个被放到皇位上的傀儡,臣子向他感叹百姓没有饭吃,根本不懂其中含义的晋惠帝关心地问:“那为什么不吃肉糜呢?”
就是一句单纯的关心,结果被骂了一千多年。
晋惠帝就是输在年纪大了,像扶苏问完之后,没有人会鄙夷他,只会感慨:不愧是长公子啊,才一岁就知道关心民生了。
而被问的楚夫人则有些语塞,天有灾祸,平民就会饿死,这不是很正常的嘛,别说平民,就连一些底层的小官吏都会饿死,楚夫人早就见怪不怪了。
可扶苏还没见过这世界的残酷,他才一岁,天真无邪如白绢一般,她要怎么跟他解释这残忍的事实?
前一个问题楚夫人不知道怎么回答,倒是后一个回答起来毫无压力。
作为天生的贵人,楚夫人从不会去关心平民的死活,甚至耻于被与平民放在一起比较。
楚夫人微微扬起脖子,带着贵人们特有的傲慢对扶苏说:“当然不是,我们是王室,我是楚国的公主,秦王的夫人,你是秦王的长子,我们天生就是和黔首不一样的。”
扶苏很讨厌这种傲慢,但他不会愣头青一样去跟自己母亲对着干,阶级分明的社会情况如此,她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如此,她傲慢很正常。
至楚夫人从来不曾欺辱宫中的宫人和内侍,这在扶苏看来已经足够了。
他装作似懂非懂地样子说:“哦,所以哪怕有水灾、旱灾,我们也不会饿肚子对吗?”
楚夫人握着扶苏肩膀,笑着说:“对,所以扶苏不用担心,不论什么时候,母亲都不会让你饿着的。”
显然楚夫人以为,扶苏是被嬴政说的缺粮吓到了,还以为膳房里没有粮食,自己要吃不饱了,才想着去膳房看看,因此安慰了他一句。
本以为扶苏就此会放弃,没想到他只是低着头低落了一会儿,就又抬头说:“可是父王说,让所有黔首都能吃饱穿暖,是为君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