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大军都已经集结了,还操练了这么久,不拉出去溜溜有些可惜,所以王上,别纠结杀不杀你弟弟的事了,咱们先研究一下打哪儿比较好吧。
本来嬴政也不打算就这么杀了赵仪,他命廷尉去查赵仪的身份,一来是为了搞清楚咸阳城是否还有赵国的探子,二来也是为了坐实他赵国王室的身份,以此为理由去攻打赵国,或者敲诈赵国让他们送粮食和黄金过来。
在这两个计划中,成蟜都没什么用,所以嬴政打算先用他磨磨刀。
关于继续攻打赵国这件事,君臣不谋而合,可嬴政想不通,为什么要打赵国,就必须要留下成蟜和赵仪的性命?
吕不韦眼中自信笑道:“不,有用,而且有大用。”
“昨晚的事只有臣等几位近臣才知道,还没有传太远,外人不知是长安君造反,不如顺势传消息出去,就说副将樊於期本是他国奸细,昨晚刺杀王上,却被长安君挡住了匕首,王上并无大碍。”
“只是如今长安君受了重伤,正在府中救治,樊於期又畏罪潜逃,援军没了将领,为了不影响攻赵大计,只得改派他人。”
嬴政渐渐懂了吕不韦的意思:“仲父是说……”
吕不韦点头:“既然消息已经泄露,赵国恐怕早就有了准备,南边调大军回援邯郸,北边召李牧勤王。”
“我们不如将计就计,让他们以为长安君和那赵人没有暴露,秦军还是按原定路线进攻,将赵国惧怕我大军,定会严防死守,那不如就将他们钉死在原地。”
敌暗我明的情况下,赵国防守得太死,就等于没有防守。
“此时,我大军仍旧兵分两路,不过要将主军与援军调换,让蒙上卿带领大军从函谷关出关,一路急行军,等大军出了关,再派一队飞骑举着蒙上卿的旗赶往北边雁门关叫阵,并放出假消息,说根本没有什么奇袭邯郸,秦国本来就是想拿下代地,骗李牧回援,然后……”
吕不韦笑:“李牧将军镇守雁门关多年,难得回一次邯郸,本不好打扰,可惜秦军注定要做这个恶人了。”
随着吕不韦的解释,嬴政心头越来越明亮,抚掌叹道:“果然妙计!”
乍一看,吕不韦的计策跟之前没有区别,都是一队佯攻一队奇袭,只不过奇袭的主将从成蟜换成了蒙骜,换汤不换药。
其实不然。
要知道之前李牧镇守代地,蒙骜去攻打雁门关,是为了拖住李牧,不让他回援邯郸。如今李牧却是本来就在邯郸,再去佯攻雁门关将他骗回去。
看起来像是废话文学,但要知道,两地距离可不短,就算他赶回雁门关后,立刻就发现这是一个调虎离山计,可再想赶回去也来不及了。
说白了就是,前者是雁门关到邯郸单程,后者是邯郸—雁门关、雁门关—邯郸双程,没什么复杂的计策,就是打个时间差。
秦国前些年疯狂扩张,边境线直逼赵魏韩三国的都城,这点时间差,已经足够蒙骜去抓个赵王,回头再给魏王韩王一榔头了。
而这个计策最妙的是,它好像改了,又好像没改,就算再有探子来探听,也分辨不出。所谓虚虚实实,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保证不会有泄露的风险。
嬴政欣然采纳,并且听了吕不韦的劝谏,决定不杀成蟜两人了,先留着他们,必要时候带出去亮个相,降低赵国的警惕心。
如今成蟜和赵仪都在大牢里,外面唯一知道谋反真相的就是樊於期了,若他跑到赵国去,这个计策就废了,所以嬴政立刻命令全国通缉樊於期,悬赏千金要他的项上人头,并发出布告,三日后日正,将樊於期全家处死弃市。
前有悬赏,后有灭族之危,他就不信樊於期还能跑得出秦国。
”
第67章 第67 章
等扶苏再次睡醒时, 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了,甚至他还听见他娘和宫人正在讨论。
“这个樊将军,世无祖荫, 能坐上将军的位置全赖王上赏识, 可他却完全不顾知遇之恩, 做出行刺的事来,实在可恨!”
她还没坐上王后呢, 王上差点就没了,这让楚夫人怎么忍?
虽然王上没了,最大可能是她儿子即位,可一岁的奶娃娃能干什么?朝政还不是要被丞相和赵太后把持,日子还不如现在呢,楚夫人愤愤地想。
宫女郑柳安慰她:“幸好王上福泽深厚, 一点伤都没受, 那樊将军不仅刺杀没成功, 还带累了全家被斩, 恐怕要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