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一簇簇地消失,只是一瞬间,城墙边又变成了漆黑一片,那些突然跳出的黑影们都变得安静了许多,反而是侍卫们灭掉火把反而变得更勇武了,纷纷开始反杀。
众所周知,如果人体缺少维生素a就会患夜盲症,而维生素a大多藏在鸡蛋里、鱼肉里、以及动物的内脏里,普通士卒都是从底层人民中选出来的,这样的家庭连饭都吃不饱,更遑论荤腥了,所以对面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夜盲。
而侍卫们则不同,他们就算不是王孙公卿的后代,至少也是小官吏的儿子,生活条件都不差,没有一个夜盲的,所以熄灭火把看似愚蠢,实际上却是将劣势转为了优势。
虽然对面人数占优,哪怕看不见,闭着眼睛乱捅也能将侍卫们都捅死,可他们又不傻。这些侍卫都穿着铁甲,连箭都穿不透,可成蟜那一方呢?他们只是普通士卒,连一副皮甲都凑不齐,只要挨上一刀就完了!
黑影们顿时士气大跌,纷纷后退,亦或是举着戈矛疑神疑鬼地站在原地,不知道侍卫的铜剑会从哪个方向刺过来。
现场顿时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中。
这可愁坏了成蟜三人,他们从小吃得好,倒是没有得夜盲症,可先秦时又没有路灯,火把一灭就只剩下月亮在照明,今天还不是月圆夜,他们就算没得夜盲也看不了多远,更看不到嬴政到底躲在了哪里,这还怎么搞刺杀?
成蟜拿不定主意,安静地缩在黑暗里,樊於期则不知是同样想不出?还是碍于什么不敢轻动,只有赵仪杀嬴政心切,脑子飞速转动想办法。
第61章 第61 章
赵仪当然可以命令自己这方点火把, 此方大亮,嬴政和郎中令自然就无所遁形。
可主动点火把的人会是什么下场,刚才他们也看到了, 谁点火谁就是下一个活靶子, 这种情况下, 点火把的方法自然被第一个排除。
刺杀逼宫这种事,讲究的就是一个兵贵神速, 不然等援军反应过来了,他们一个都别想跑。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到嬴政在哪儿,先杀了他再说。
这黑漆漆的,用肉眼去找显然不现实,不如想办法让嬴政说话,靠声音辨别他的方位, 再让弓箭手万箭齐发, 哪怕看不清人, 乱箭之下总会有收获。
于是赵仪放声挑衅:“秦王何在?邯郸旧友来访, 缘何避而不见!没想到时隔多年,你还是个胆小鬼!”
他的心腹也跟着一起喊:
“秦王何在!”
“秦王何在!”
“秦王何在!”
……
赵人的质问如波涛般汹涌袭来, 秦人所在的方向却是鸦雀无声。
赵仪喊出这种话就是在内涵秦王, 看见赵国来人只敢匆匆躲开, 不敢面对, 就是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
这何止是挑衅, 分明就是羞辱!
为人臣者, 君忧臣劳, 君辱臣死。赵仪这话可把护持嬴政的侍卫们气坏了, 要不是职责所在,不能意气行事, 他们真想举着长矛把这几个该死的赵人串起来!
年轻人总是太冲动,郎中令就镇定得多,王上早就猜到长安君会谋反,为此做好了层层准备,他的计划注定失败,长安君逃不出去了,而那些追随他的叛军包括那几个赵人,根本活不过明天。
一个死人的挑衅,有什么可在乎的?
不过,这只是郎中令自己的想法,他有些担心,毕竟王上也是年轻人,万一受不得激还嘴,那可就坏事了。
他朝嬴政那边瞥了一眼,月光虽然不够亮,但只要离得近还是能看清的,先王保佑,他没从王上脸上看到任何愤怒的表情,王上还是一如既往地冷静,甚至在注意到侍卫们因愤怒呼吸急促时,抬手制止了他们的想法。
嬴政何尝看不出这是赵人的激将,不过是羞辱两句而已,他做质子时,这种程度的羞辱根本入不了他的耳,邯郸人骂的可比这难听多了,他不也忍了六七年。
远的不说,就说自十三岁登基始,到现在他已经二十岁了,朝政一直被母亲赵太后与丞相吕不韦把持,虽然名义上是秦王,实际却只是吉祥物罢了,他不也忍下来了嘛。
小不忍则乱大谋,可只要忍了,你想要谋求的事多半都会成功。比如当年他成功麻痹赵国人逃回秦国,如今也一步步将权力重新收回手中,只待及冠即可亲政。
面对这种危及生命的时刻,他一向很忍得住。
嬴政的冷静感染了侍卫们,王上作为被羞辱挑衅的当事人尚且为了大局隐忍,他们怎能先行乱了阵脚,破坏王上的大事!侍卫们顿时羞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