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一眼身披甲胄的侍卫们,这个行头去攻打别国都城都够了,只是去城墙边看个祥瑞而已,有必要武装得这么严实吗?
于是建言道:“王兄,上天庇佑大秦,这才降下祥瑞,我等更应该恭之敬之,如此才不辜负苍天厚意,可侍卫们刀甲在身,煞气太重,会不会有些冲撞……”
他仔细一打量才发现,这何止是侍卫太多,连郎中令都跟来了!
祥瑞这种东西的作用就是增加舆论,让天下人都知道不是我有野心,实在是天命所归人心所依,拒绝不了。
这种情况你不带文臣出来,让他们写文章吹捧,带个郎中令干什么?
成蟜正在心里吐槽呢,郎中令直接跨出一步,握住剑柄就开怼。
第60章 第60 章(补)
郎中令这个官职, 乍一看似乎是个儒雅的文官,然而郎中令本人却极为魁梧,与儒雅这个词一点边都沾不上。
毕竟是要执掌所有禁军的人, 太过文弱可不行。
这样魁梧高大的郎中令, 穿着盔甲握着剑柄大步跨上前, 还没开口,那股杀伐的气势就已经将面前之人扫射一遍了。
郎中令的眼神如刀, 显然他不赞同成蟜的说法。
“长安君此言差矣!有道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况大秦六百年基业皆系于王上一身,决不能有半分闪失。吾等虽身负刀剑,也是忠心之刀剑,护卫王上的刀剑,何来煞气一说!”
堂堂禁卫军, 居然被成蟜说成煞气过重?这郎中令可就不爱听了, 他们对王上对大秦一片忠心, 就算一定要有什么, 也应该是一身正气!
来此之前,嬴政已经将前因后果都告知了郎中令, 因此郎中令才会亲自披甲护卫嬴政左右, 若说之前因为成蟜的身份还对他有一丝恭敬的话, 现在郎中令看他完全是看叛徒的眼神, 眼睛里都带着刀子, 恨不得用眼睛剜了他。
别看成蟜说得冠冕堂皇, 什么怕侍卫煞气过重冲撞到祥瑞, 实际上不过是想找借口将郎中令和侍卫支走, 让王上身边的护卫空虚,他们才好趁机行刺, 郎中令才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眼睛一眯继续怼。
他拱着手举到头顶左上方,先敬天一礼,眼睛却望着成蟜,态度极为桀骜地说。
“祥瑞固然重要,能降临在咸阳也是我大秦之幸,但王上对大秦来说更重要,若王上因此有了闪失……恕臣无状,这祥瑞,不要也罢!”
郎中令这两句话将成蟜怼得哑口无言,主要是态度太过强硬,完全不给成蟜面子,甚至包括他身后的几百披甲侍卫,也都站在他的身后。
讲道理,在还没有□□出现的先秦时代,这么一队武装到牙齿的人站在面前,压迫感还是非常强的。
这成蟜哪敢说话。
但他心里极为嫉妒,凭什么!六百年基业系于一身,还为了保证嬴政的安全,连祥瑞都可以不要,成蟜嫉妒得变形,郎中令的不敬也让他颇为恼火。
等我当了秦王,第一个就把你砍了!我看你还嚣张什么!
然而面上却是:“郎中令所言极是。”又对嬴政行礼请罪:“王兄,都怪臣弟考虑不周,实在是上天终于降祥瑞于王兄,臣弟欣喜之余,只想着要更加敬畏上天才行,居然疏忽了对王兄安全的考虑……”
成蟜满面羞愧,垂头拱手:“还请王兄降罪!”
我不是故意罔顾王兄的安全,只是对于你得到上天的认可太高兴了,高兴得一时疏忽考虑不周,我只是你年幼的弟弟啊,考虑不周全多正常啊。但是我没有因此给自己开脱,而是自愿请罪,我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弟弟啊!
此话一出,嬴政哪还好意思降罪给他,自然是摆摆手表示没关系。
郎中令闻言也退回嬴政身后,但他的手始终没有离开过剑柄,仔细看就会发现,不只是他,侍卫们也都握紧了武器,严阵以待。
嬴政不欲在这种无用的事情上消耗时间,反正肯定是要降罪的,成蟜他跑不了。
他现在只想快点见到所谓的祥瑞,将麻烦解决了,不然就寝时间太晚,明日的竹简可就批不完了!
因此直截了当地问:“祥瑞在哪?”
成蟜会错了意,还以为祥瑞果然对嬴政有致命的吸引力,让他一刻都不想多等,此举正中他下怀,自然痛快地回答道:“就在前面,王兄随我来。”
“走吧。”
“喏。”
成蟜在前,嬴政在后,至于嬴政身后的几百个侍卫也要跟着?成蟜想了想也放任他们跟着了,既然劝不动就不劝,反正他们有一万人马,侍卫才几百人,就算武装得再严实又有什么用?,这一万人摞起来都能把他们压死,不足为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