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前,陆筝把京城的一些事务交接给了易风之后,便快马加鞭回了五河口,毕竟百里子苓不放心。
本来无意于仕途的陆筝,想着这辈子就做个江湖闲散客,一脚踏进南陈的江山保卫站之后,似乎就很难再踏出来。给百里子苓做主簿,这个品阶不算高,百里子苓原本是想让他进兵部的,但他不愿意,说是在军营里更自在些。
经过两次平乱,陆筝在百里子苓身上看到了一个手握重兵,权倾天下之人的大格局。
这样的人,值得他追随,他也愿意为这样的人投身他一直看不起的官场。
“早就应该回去了。西北平了,我便再无担忧。以后,朝堂上的事,就得辛苦二哥哥了。”
百里子苓突然叫了二哥哥,让桑吉眼眶一热。
“王爷,你不怨我吗?”桑吉哽咽着道。
“我说桑老二,你如今都是太傅了,能不能有点出息,哭鼻子是几个意思啊?以前在北楼关,你跟我多横啊,现在动不动就哭,怎么,还指望老子哄你。我告诉你啊,我只哄我们家狼崽子,别的男人,想都别想。”
百里子苓虽然骂骂咧咧的,其实刚刚被桑吉那句话给戳到了,桑吉一直觉得对不起她,对不起百里家。但桑吉从未做错过什么。如果说,当年桑吉死活不肯答应与她的亲事,那是年少之事,而且他们也未有情愫,不算什么。
至于后来,老尚书对百里家做的那些事,虽然可恨,但要论仇,似乎也算不上。
帝王容不下手握重兵的将军,没有老尚书也会有别的人。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听起来真他娘地操蛋,但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王爷,我有点后悔了。”桑吉本来有点伤感的情绪,顿时被百里子苓这些浑话给弄没了。
“后悔啥?”
“我......”桑吉回头看了一眼还守在门外的胡果儿,他本来想说,他后悔当初拒婚。如果当初没有拒婚,后来很多事都不会发生。
可是,这话现在说似乎也不合适了。
百里子苓看他的眼神,大概也猜到了,但上前叹了口气,一把勾住他的脖子:“桑老二,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咱们往前看。你呢,赶紧把身子给养好了,也别让我在五河口还惦记着你的身体。皇上那边,你也多尽心,南陈初定,好多事呢。我也帮不上你什么忙,你就能者多劳。”
说完,她又拍了拍桑吉的肩膀,“明日一早我便进宫跟皇上辞行。走了!”
第264章 264、死局(38)
没有收到狼崽子的信,百里子苓就想更快回到五河口。
一大早进宫跟皇帝辞行,出来时遇上吴安国进宫面圣。
吴安国被调去了刑部,出任刑部侍郎一职。不久之前,桑吉便是刑部侍郎。
“王爷,听太傅说,您要回五河口了?何时起程?”吴安国才安葬了家人,还在居丧期间。
按制,丁优期间,官员必须停职守制。
但上都被烧杀劫掠,不少官员的家人都有死伤,若是都停职守制,那朝政就该荒废了。所以,特事特办,即便是居丧的官员,也未按制停职。
吴安国参与了三司会审,大理寺卿、刑部尚书都是新起用的人,御史台倒是没有换,三司会审的速度也很快,不过几日,便把案子审得清清楚楚,呈报了皇帝。
“明日一早吧。”百里子苓答道。
“明日我便不去送王爷了,就此拜别!王爷一路顺风!”吴安国双手一拱,那腰弯得跟张弓似的。
“谢吴大人,后会有期!”
百里子苓拍了拍吴安国的肩膀,背负着双手,渐渐消失在吴安国的视线里。
吴安国看得有点呆了,以至于百里子苓都看不到人影了,他还站在原地。
“吴大人,皇上还等着呢!”一位宫人不知何时站到他身边,他才回过神来。
“劳烦公公了!”吴安国很是有礼。
“吴大人客气。”
吴安国跟着这位宫人入了大殿,像过往的那些年一样,无数次地踏过宫门,然后跪在天子脚下,只是这一回,他不再是为了某个帝王而忠心,而是为了整个南陈。
山河无恙,南陈皆安。
这是吴安国余生所求。
百里子苓并未回府,而是直接去了城门口,刘河等几人牵着战马等在南门外。
行囊是一早的时候,易风帮她收拾的,也没什么东西,除了几件换洗的衣服也就是父亲和大哥的牌位。
她要把父亲和大哥的牌位带去五河口。
“王爷,您真不去看看二爷再走?”刘河拉着那缰绳,有点不愿意放手。
“看他作甚?”
“可是二爷......”刘河的嘴比较笨,也不会劝,但他总觉得,百里子苓还是应该去看看百里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