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那些跟随老尚书的人,也根据其能力重新进行考核任用,可以说这是一次对朝堂众臣的彻底洗牌。
至于赵怀的那些人,也是同样的政策。
很多人担心的大开杀戒,其实,并没有。
但赵怀与百里策却面临着三司会审,按南陈的律法,他们犯了哪一条,便受什么罪。
百里子苓把易风放到了东大营,之前说给他个校尉之职,以易风这样的年纪,着实是南陈校尉里最年轻的。
不过,平乱上都之时,易风虽然年纪小,但指挥有度,众人也都看在眼里,不敢有微微词。
这样一忙下来,别说是三天,五天都过去了。
这夜,百里子苓在院子里乘凉,今天还没有等到狼崽子的飞鸽传书,她的心里总是不踏实。
说好的多则半月,但半月已过,她还未能起程。
“王爷!”易风虽然做了校尉,但只要百里子苓还在上都,他就依然是那个百里家的小厮。
“可是五河口有消息来了?”百里子苓忙起了身。
“今天还没有消息来。王爷,天晚了,早些歇息吧!”
“没有收到他的信,我睡不着。”
百里子苓轻摇着扇子,在花园里踱步,易风就跟在后面,陪着百里子苓在园子里走了一段之后,易风道:“王爷要是实在睡不着,要不,我陪你练练手。正好,王爷也检验一下我的武艺有没有进步。”
易风一说这个,百里子苓自然是来了兴致。让人拿了两把兵器过来,便在园子的开阔处动起手来。
易风的武艺确实进步不小,但跟百里子苓比,还是有距离。但他年纪尚小,未来可期。
一场酣畅淋漓的过招还没有结束,刘河就匆忙寻了过来。
“王爷,西北有消息了!”
百里子苓赶紧收了兵器,拿过刘河递上的书信。郑成、罗季在西北劝降了周深。僵持了近半个月的西北,终于迎来了太平。
百里子苓看到信上的内容,兴奋得紧,忙道:“赶紧给我备马,我要去找桑老二。”
易风忙道:“王爷,这都快半夜了,要不明天一早吧,太傅应该都睡了。”
“睡了又如何?睡了把他给拉起来就成了,咱们从前也不是没这么干过。”
易风无语,只得去备了马。
大晚上的,卫王在京城大街上跑马,这也真是新鲜事。知道的,是卫王太开心了,要急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太傅大人。不知道的,还以为南陈又出了什么大事,才让卫王大半夜不睡觉,骑着战马在大街上奔跑。
桑吉也没睡,新帝登基,他又接下了吏部的差事,哪能那么早睡。
虽然现在身子还没全好,但皇帝特地从太医院给他调了不少珍贵的药材来,胡果儿天天给他用着,气色倒是比之前好了太多。
不过,终究还是病人,也熬不起。
大半夜不睡觉,胡果儿也催了好多遍,他总是说再等一会儿,看完几份折子就睡。但他的等一会儿,可能就是半个时辰过去了。
“太傅大人,卫王来了。”下人在门外禀报。
桑吉一听是百里子苓来了,心下一惊,还以为是又出了什么大事,快步出来时,脚步都有些踉跄。
“王爷,可是西北......”桑吉刚从书房出来,就见百里子苓穿过回廊过来,还没到跟前,他就着急问道。
“西北平了!”百里子苓知他担心什么,不等他说完,便答道。
“平了?”桑吉像是怕自己耳朵听错了。
“不信你自己看。我刚刚收到西北的消息,激动得睡不着,赶紧拿过来给你看。”百里子苓把信递给桑吉,自己则往他书房去。
胡果儿就倚在书房门口,百里子苓见她苦着一张脸,有些调皮地伸手捏了两下,“他又不顾惜自己了?一会儿我说他,他要再不听,我揍他!”
“王爷!”胡果儿一脸着急和心疼。
“瞧瞧,这就急了,逗你玩呢。我也心疼他,哪能真下得去手。”
“王爷,这太好了,实在太好了。对了,有没有派人进宫告诉皇上,这是好消息,皇上知道了肯定也高兴得睡不着。”桑吉兴奋道。
“已经让人送消息进宫了,这会儿皇上恐怕也知道了。西北平了,我这心头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下了。”百里子苓道。
桑吉也不住的点头,但他很快像是想到了什么,在百里子苓坐下之后,兴奋的神色也就黯淡了下来。
百里子苓见他神色不对,不解地问:“怎么,还有什么事吗?”
“王爷,你是要回五河口了?”
赵谨登基,北方防线还是在百里子苓手里,这一点并没有任何变动。陆筝做了百里子苓的主簿,这一回,倒是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