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爷!”桑吉赶紧又施了一礼。
“子渊啦,今日早朝所议之事,你有何看法?”赵怀突然话锋一转,说到了国事。
今日早朝,由兵部尚书奏报,鹰王萧宗元率十万大军直扑五河口,如今已经以五河外二十里安营扎寨。
萧宗元意图尚不明朗,但十万大军在五河口外驻扎,这本身就是战争的信号。
赵怀前几天就收到了消息,兵部那边也一直在议,有些朝臣也听说了些话,但直到今天早朝赵怀才把这件事拿来让群臣商议。
上都城一战,死伤不少。加之李迁、陈远山反叛,不少人被杀被抓,这才过去了不到一个月。
赵启与冯康的叛军还在其他地方负隅顽抗,南陈国内并不太平。
而那些在上都城被围时,明明收到求救信却以各种理由不来上都勤王的将领,是不是也心存异心,也是未知。
如果现在跟雄鹰部打仗,就算是五河口有百里子苓镇守,雄鹰部不一定能打进来,但五河口战事一起,谁能保证其他地方不会乱。
群臣几乎一致意见,不能打仗。
桑吉在朝堂上一直没有发言,因为他知道,赵怀就是想看看群臣的态度。虽然这件事看起来是与雄鹰部战与和的问题,但事实上背后关系的是兰阳公主要不要和亲的问题。
“王爷,萧宗元在五河口外安营扎寨,或许只是为了等公主送嫁的队伍,毕竟,雄鹰部内部对于和亲一事,意见也并不统一。萧宗元应该是怕守旧派破坏和亲,所以才亲自带人来接公主,足可见,萧宗元对和亲一事的重视。”桑吉道。
第152章 152、战与和(2)
萧宗元打的什么主意,赵怀不知道。但赵怀就一个想法,他只有这一个妹妹,自然是不能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而且是嫁给一个无法掌控的男人。
可是,今天朝堂上群臣的态度摆在那里,众臣都不想打仗。当然,赵怀也不想打仗,毕竟南陈也打不起。
不想打仗就得有人和亲,就得有公主出嫁。赵怀虽然已经准备好了替换的人,但他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毕竟,他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了。如果萧宗元发现和亲的新娘换了人,那么等在五河口外的那十万大军,会顿时扑向南陈。
赵怀现在很为难。
“子渊说得在理。满朝文武中,子渊倒是个明白人。你看今日那朝堂,群臣们吵吵嚷嚷,也没说出个名堂来。”
桑吉心想,不是群臣们没有说出个名堂来,而是没人敢把实话说出来。
你现在压着礼部的折子不发,礼部那边既不敢给兰阳公主准备嫁妆,又不敢不准备,群臣都不傻,知道你是舍不得亲妹子,谁要提这一茬,那就是触你的霉头。
再说了,你都把卫国公派去接手北方防线,那其实也是个讯号,你似乎有不惜一战的意思。
群臣们哪里敢随便说,这万一说不好,又给自己招来麻烦。
桑吉也在想,赵怀是不是真敢打这一仗。如果北方防线是让别人去接手,桑吉便很清楚赵怀是真不想打。
但百里子苓去了五河口,这打与不打,好像还真不好说。
桑吉就算没有跟着百里子苓去五河口,他也知道,百里子苓现在肯定在练兵中,随便准备一战。
因为,那就是他了解的百里子苓,而赵怀看中的也是百里子苓带兵打仗的能力。
“王爷,古往今来,和亲一事,自然是利大于弊。但总的说起来,历朝历代的公主和亲,也都是因为国家无力掌控周边的外族势力,为了整个国家而不得不牺牲公主。所以,南陈若是不想再有公主远嫁和亲,那就只能强大自己。不然,愿意与不愿意,就由不得咱们。”
桑吉知道自己这话说得过了点,但他也真怕赵怀脑子一热,就跟萧宗元干上一仗。那可就是南陈之祸了。
赵怀点了点头,没有多说。
这二人各怀心思,但各自又都聪明。有些话,说到刚刚那里,已经算满了,再多说下去,也就没意思了。
从和慧公主府里出来,桑吉送走了赵怀。
眼看也到了午饭时候,桑吉想着随便在外面吃点东西,然后回刑部去处理手中的案子。
但他刚上马车,车夫便告诉他,说是桑尚书刚刚派人来了,请他回府一趟。
桑吉心想,他们老爷子倒是消息很快,这就知道他来了和慧公主府。
不,也许还不只如此。
没准,老爷子还派了人盯着他。经过晋北王谋反一事,桑吉对他这位父亲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虽然那是他亲爹,但他觉得,这个人还真的不怎么样。
桑吉回了府里,一家人正等着他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