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原先的药,顾舟也让郎中看过,确认了是一种剧毒。
他总算知道了为什么姜承鸿选择将妙元留下。
也总算知道了为什么妙元现在对皇兄的态度会转变得这么快。
姜承鸿如意算盘打得太过明显,令一直相信亲近他的妹妹也疏远了。顾舟有些想笑,真不知这位前太子,是太过自负,还是愚蠢?
手中的药瓶被顾舟握得温热,他屈指摩挲了一会儿,转过头去,视线落在沉睡中的妙元面上。
之后,他轻轻地伸手,将药瓶放回了妙元脱下来的外袍之内。
--
次日一早,顾舟出大帐与其他将军议事,回来时并未见到妙元。
倒是有从长安来的密信,呈递到顾舟手中。
顾舟打开大致扫过一遍,抬起目光,语气疑惑:“伪帝派人去长安城永兴坊内的那座公主府找东西?”
来人低着头道:“都已经被抓住了,但是不肯交代是在找什么。属下几人也查探过,什么都没发现。”
顾舟蹙了蹙眉,能让姜承鸿冒着探子被发现的危险,这么急着翻找的,难道就是那所谓的先帝留给琼华长公主的遗诏?
顾舟思绪只飘忽了一瞬,他就暂时略过这件事,转而问起另一件:“这云安郡主……”
“云安郡主私下与伪帝联络,透露不少情报,还是郡马爷袁迁袁大人揭发的!好在发现的及时,这会儿人已经捉起来了。”
顾舟语调沉了几分:“关在哪儿?”
来人道:“关在大理寺狱了。”
顾舟心头微松。大理寺那边,倒也是他的人。
细作与否暂且不论,岳秀婵这个与妙元同母异父的姐姐,若是出了什么事,顾舟还真不好交代。
“传令回去,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也不要怠慢。”顾舟忖了忖,道,“等我回去再说。”
来人垂首应声:“是!”
等人走后,顾舟伸手按了按眉心。
他在想刚刚说的这两件事,可还没等梳理明白,被他派去跟在伪帝细作身边的亲卫又来求见。
“大将军!”亲卫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慌张,“长公主、长公主殿下给了那人一封信,说是要送到伪帝手中……可要派人拦住?”
顾舟沉吟:“信?”
亲卫重重点头:“再不拦怕是要来不及了,若是伪帝那边知晓了我们的兵力分布、营帐位置……后果将不堪设想。”
顾舟颔首应允:“拦下来看看。”
吩咐完之后,顾舟正打算走出大帐,却见门帘一挑,妙元手中端着药碗走了进来。
顾舟不动声色地坐回了椅子上。
妙元将碗放在桌案上,目视顾舟,直截了当道:“我给皇兄写了一封信。”
顾舟:“什么信?”
“劝降信。”妙元道,“我告诉皇兄,如果他十日之内还不投降,我就会公布遗诏内容。”
第41章
又是遗诏。
顾舟实在想象不出, 那遗诏上到底写了什么样的内容,能让妙元如此笃定,只要她以遗诏为威胁, 姜承鸿就一定会听她的话投降。
哪怕是事关当年废立太子, 他们也早已命手下文人写了不知多少篇责斥姜承鸿不配为大衍天子的檄文。骂战持续数轮, 顾舟不觉得姜承鸿还会在乎什么有关他德行的名声。
只要先帝最后没有真的废太子,斥责都只是不痛不痒。
而顾舟也想不通,依照妙元与她皇兄在过去二十多年那般亲密的关系, 先帝为什么会将一份似乎有损于姜承鸿的遗诏交给妙元。
顾舟疑问重重, 但妙元显然并不会现在就为他解惑。
如果姜承鸿愿意投降, 妙元会把遗诏内容永远都烂在肚子里。
妙元望着顾舟,重复了一遍:“那是劝降信,我必须送到皇兄手中。只要他肯投降,你们就不要再打仗了,好么?”
顾舟问:“万一他不降呢?”
“不会的。”妙元动了动唇, “如果他真的还不肯降,我真的会公布遗诏内容……”
妙元说到这里,心尖陡然漫上来一股酸楚。
她真的想象不到, 有朝一日,她和皇兄之间的关系, 也会演变到如此地步。
劝降信一旦落到皇兄手中, 他们兄妹的感情便再也回不到从前了,皇兄会怪她、恨她的吧。
可妙元顾不了那么多了。
“顾舟。”妙元声音有些哽咽,“你答应过我的, 会保住我皇兄的性命。如果我皇兄因此丧命, 我不会放过你。”
顾舟眉目微动,他站起身, 一步步走到妙元身前,轻轻地握住了妙元的指尖。
顾舟沉声道:“答应你的事,我都记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