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后想说什么,目光又落在顾舟身后那个暗的快看不见的身影上,试探道:“这位是——”
顾舟道:“太后但说无妨。”
陈太后便想,那大约是谢将军的亲信,不怕泄密。
于是她定了定神,道:“正有一紧要之事,哀家思来想去,不得不告诉将军。”
或许她原本该告诉谢江,但谢江为人阴狠,又出尔反尔,说好的把女儿送进宫,现在也不送了。陈太后就觉得,可能更年轻一些的小谢将军,会更好说话。
何况他与琼华长公主正有仇怨……
陈太后道:“太子并非正统。”
顾舟倏地抬头看向陈太后。
站在顾舟身后的妙元,也猛然握住了拳头。
“原本去年宫变时,镇国公入长安救驾,就是因着太子失踪,国不可一日无君,才请了如今的皇帝登基。现在太子既然还活着,哀家自然应该带着小皇帝退位,恭迎太子归朝的。”
陈太后面上笑着,端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但有一事,哀家又不能不想。可能谢大将军不知道,早在去年事变之前,先帝还在时……就已经动了废太子的念头,只是还没有最终下诏,那叛贼便打过来了……”
“哀家所言句句属实,我曾无意间,看到过先帝拟了一半的废太子诏书……若先帝早有此意,太子又怎能称得上正统呢?”
第23章
先帝有意废太子这件事, 顾舟亦听过一些传言。
如若不然,谢江当初也不会把李才福留着,想从他嘴里撬出来一些事。
但说来也怪, 废立储君这种大事, 当时的宰辅重臣却是没几个知道的。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 谢江诸人都以为,这不过是李才福等宦官,为了讨好当今、讨好河东一系所编造出来的谣言。
今日陈太后竟也提起此事……
难道先帝真的想过废太子吗?
顾舟如何想, 妙元不知道。她站在顾舟身后, 因陈太后的话激起了心中的一团火气, 拳头紧握,用力得指尖都将掌心掐出了红印。
她忍了又忍,几乎要用尽今生所有的理智,才没有在陈太后面前当场发作出来。
好不容易捱到告退,妙元跟着顾舟出了紫宸殿, 偏偏宫道上又有宫人来来往往,她也只能忍着心中不忿,继续沉默地往前走。
顾舟道:“回府吧。”
妙元走在后面, 轻轻地“嗯”了一声。
等终于出了宫门,坐在回府的马车上, 妙元面色愤然, 急急与顾舟争辩:“全是那陈太后在胡说八道,我皇兄乃是中宫嫡出,这么多年也不曾出现什么重大过错, 我父皇怎么可能会废了他?”
顾舟看她一眼, 没有说话。
妙元眸中含怒:“你不会真的听信了陈太后的话吧?”
顾舟从袖中掏出一方干净的帕子,倾身上前, 抬起妙元下巴,轻轻地为她擦拭脸上用于伪装的黑灰。
妙元往一旁躲了躲:“顾舟,我问你话呢!”
顾舟指尖微顿,面色平静道:“此事真假,我们自然会去查证。”
“还查证什么,本来就是她胡说八道!”妙元语气不善,“退一步说,就算我父皇真有废太子之意,只要诏书未下,他就是理所当然的储君,怎么就不算正统了?”
顾舟“嗯”一声:“你说的有理。”
“……”
妙元就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顾舟这样的态度,让她的心忽上忽下,悬在半空,根本摸不清楚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顾舟伸手固定住她的下巴,不让她再躲闪,另一手动作轻柔地在她肌肤上擦拭,终于擦掉了她脸上的黑灰。
顾舟捧着她的脸端详片刻,就好似在欣赏自己的作品一般。
妙元突然侧头,照着他的虎口咬了一下。
顾舟眉头轻皱:“姜妙元——”
妙元眼圈一红,眼泪珠子就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掉。
她这一下用了十足的力气,谁让顾舟老欺负她,还想谋害她的皇兄,做乱臣贼子。
妙元心中愤恨,难以抒发,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缓解。
妙元一边发狠咬他,一边落泪,很快就把顾舟的手背打湿一片,而她也感觉到她把顾舟的皮肉咬破了。
顾舟幽幽问道:“你是想在我身上留下第二个消不掉的疤吗?”
妙元松开了口。
顾舟屈指活动了一下,眯眼看向伤处,一时竟欣赏起来,只觉得那牙印整齐,排列规整……
顾舟想到一半就止住思绪,他好像有病。
妙元恨恨地道:“我皇兄才不会害怕你们这种伎俩。”
“既然不会害怕,你又急什么?”顾舟慢条斯理道,“其实你也清楚,如今长安城内战火已平,百姓生活都已经步入正轨。你皇兄若再起兵,也不过就是占一个嫡出正统的身份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