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巴结,他还是不是皇上呢!”八爷冷笑道:“四哥,你不会连个诏书都没混上吧?这样可没法跟文武百官及后世交代。”
话音才落,隆科多捧着金匣踏进门来,“大行皇帝遗诏到。”
所有人再次跪倒。
“雍亲王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隆科多念完,将其递给马齐:“请马中堂、张中堂查验。”
马齐、张廷玉看完纷纷点头:“是大行皇帝笔迹,印玺为真。”
他二人将遗诏送至四爷手中,四爷捧在胸前泪如泉涌,痛哭道:“皇阿玛不仅是世间最好的父亲,更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帝王,他将此重担交给我,我怎及他万一……”
诚亲王道:“请皇上节哀,保重龙体。”
接着转身对众人道:“大行皇帝授命于雍亲王,名分已定,我等当行大礼!”
说罢带头跪下,其余人纷纷跟着下跪。
八爷箕坐不动,九爷和十爷站着不动。
我的膝盖刚要触碰地面,忽然被人拖住双臂。
“你就别跪了。”四爷红着眼睛将我拉到一旁,“这几日你忧惧疲惫,憔悴得不像话,现在大局已定,你可安心回去休息了。等我处理好这里的事儿就回去陪你。”
我习惯性点头,转瞬间意识到不对:“这样不行,你现在是皇上了,我不跪于礼不合,他们三个更……”
他摇头打断我:“我是皇上,我说了算。这点小事儿不难处理,你信不信我?”
从前他是雍亲王的时候,承诺我的事儿就没有办不到的。现在成了皇上,还有什么能难倒他的?
在畅春园这三天,我不再为继位而忧心,反而因为回顾与康熙打交道的经历,充分认识到了帝王的无情和无奈,深深担心四爷变成雍正后会不会和从前判若两人。
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没想过我们会走这么远。
到了今天,我们已把对方当成相伴一生的伴侣,再说退回纯粹的君臣关系是不切实际的。
只是,权力和责任会不会扭曲原本和谐甜蜜的感情呢?
我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广阔舞台,却害怕失去真挚亲密的爱人。
不过,在阿其那三人组还在挑战他权威的局势下,他能做出这样的举动,让我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他还是那个把我置于自己之前,宁为我得罪天下人的‘恋爱脑’。
第241章
1723年1月5日 康熙六十一年 十一月二十八日 晴
十一月二十日, 即康熙皇帝驾崩后第七日,雍亲王在太和殿登基,年号雍正。
按照正常程序, 他应该先到康熙灵前祇告即将受命,然后去皇太后宫里行三跪九叩之礼, 可因为德妃拒绝当皇太后, 这个流程直接省了。
祇告之后,他换上皇帝礼服,乘金舆出乾清门, 前引后扈大臣、豹尾班、侍卫等随行,到保和殿降舆, 先到中和殿升座, 受文武百官三跪九叩礼。
礼毕, 礼部尚书再次奏请即皇帝位。之后,文武百官到太和殿就位,随即他在翊卫的护送下也来到太和殿, 升宝座即皇帝位。
从他穿着龙袍走进保和殿,我就激动地浑身颤抖,坐上龙椅的那一刻, 更是泪奔如泄洪。
这不是望夫成龙, 这是把我们共同经营的小作坊送上纳斯达克!
虽然我早就知道他能‘上市’, 可参与了整个过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从无人问津的‘天下第一闲人’、冷酷无情的四阎王, 到功绩累累的实干派、有情有义的痴情种,从群臣孤立到趋之若鹜, 最重要的是, 他一直都不是康熙的坚定选择。
这一路我们相互扶持,互相成就, 走的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经历过太多起伏!
这份辉煌,不止属于他,亦是对我这八年奋斗的嘉奖!
他在龙椅上频频看我,时而皱眉,时而微笑,眼中一直有泪光。
历经磨难好像也不是坏事。刀尖上的每一步,都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更紧密。
登基大典过后,我兴奋得好几天都睡不着。
和我同样睡不着的,还有永和宫里的德妃。
得知四爷照常升座登基后,她气得在灵堂上撞棺,哭喊着要给先帝殉葬,把四福晋(此时尚未册封为后)等一众女眷吓得花容失色、手忙脚乱。
因为我不在玉蝶上,只需尽臣礼,大殓过后回家服丧即可,所以当时并不在场,直到晚上晓玲差人送信给我,我才得知这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