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去过扬州,对这个名字也完全没有印象。不过扬州离江宁不足百里,莫非和江宁有关?
“霍家祖辈经营印刷,在江南三省开有几十家作坊,合作伙伴遍布全国。这几年,你的印刷厂迅速扩张,把持原材料市场,不仅抢走了大部分客人,还让他无料开工,百年老店毁于一旦,他怀恨在心,于去年进京伺机报复。”
靳驰和我说过,印刷厂落入那个神秘大股东手里之后,就到处建厂,囤积原材料,所以规模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却没有现银,这两年一直没给我分红,反而很多债主找我的代理人常友索要欠款,逼得常友不敢出门。
这种野蛮的商业扩张行为,本质属于垄断,把竞争者逼入绝境是必然的。
在国家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事儿其实司空见惯。只不过,一般被挤掉的都是小作坊。
要让霍家这种树大根深的企业倒闭,不仅要下血本,恐怕还得用些非正常手段,就像当初我搞垮顾鹏程一样。
真正作恶的人藏头露尾,霍莲山只能仇恨我这个摆在明面上的创办者。
但,毒杀朝廷命官罪大恶极,会被处以极型,一个做正经生意的富N代,真有这么大的胆子吗?
问过四爷,姓霍的还真是个狠角色,曾参加过朝廷的武科,中过武秀才,结交了一群江湖草莽,和扬州一些地方官也关系匪浅,所谓黑白两道通吃。
这么看来,他既有充分的犯罪动机,又兼具胆识和能力,可我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问题出在时机上。
事后,他把徐旺灭口,说明还抱着一线生机。可是既然想活,不该在我最风光的时候下手。
除非他想出名!
四爷之前说过,徐旺在柴房里拿小动物做实验,为的就是测算中毒的剂量和发作时间。
这说明,我倒在圆明园是设计好的,他们想让我死在四爷面前!(求四爷心理阴影面积,怪不得他爆哭。)
天子脚下,皇子府中,皇上新封赏的功臣,还没拿到奖金就中毒惨死,这放在哪朝都够炸裂的!
中外历史上,以刺杀名人博出位的疯子还真不少。
关键是,他是怎么知道我晚上会到圆明园来的?
前一天我和四爷因为安德烈翻了脸,第二天早上进宫的时候,我还没想过要哄他,一步赶一步,才有了后面的谈话和约定。到家后,我没和任何人说,一直到上了马车,才把目的地告诉达哈布。
而根据四爷的审讯和太医的判断,我应该是在下午四点左右喝了有毒的茶水。
也就是说,在四点前,徐旺就知道了我晚上的行程,并在茶水中下了精准剂量的毒药。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消息是从宫里传出去的。有人听到了我和四爷的谈话!
当时是谁在哪儿?
除了我们,只有德妃和刘侍监……
细思极恐,冷汗涔涔。
“怎么了?”四爷往前倾了倾,握着我的手道:“别害怕,想到什么大胆说,不需顾忌任何人!便是将天捅破,咱们也要一究到底!”
我将那神秘股东和刚才的猜想都跟他说了,“霍莲山可能只是一把刀。拿刀之人从很久之前就开始布局,挑了这个关键节点出手,想必后面还有大招。”
四爷点头道:“你想的不错,必然不是简单的报复。这次你出使归来,不仅名望攀升,得到蒙古各部的感恩,还深受皇上信赖,得以在上书房行走——你不要小瞧这个差事,去年腊月,皇上重病一场,大臣们冒死奏请立太子,皇上虽然没应,却在病愈后从各家挑了一个皇孙,放在身边亲自教养。有人将此举比作朱元璋挑皇太孙……”
“不管多荒谬,反正有人信。”他讽刺地笑了下,接着又道:“读书是皇子皇孙们的头等大事,上书房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往常是各科师傅考校,现在皇上亲自过问,亲自指导,师傅们有很多会到皇上跟前回话。他们大多没有其他实职,而你却兼着通政司副使和理藩院的差事,你在皇上面前说话的机会多,意味着权柄伸长,对皇子皇孙们的评价,甚至有可能影响‘皇太孙’选拔。最重要的是,你和我一体同心,所有人都清楚。”
我本来以为‘上书房行走’和大学里的助教差不多,就是个上挨‘教授’气,下受学生欺的苦差事,没想到有这么多隐形‘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