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萧惜惜,萧老夫人眼角露出笑意:“真得给我这乖孙女寻一户好人家,万不能让她受一点儿委屈。”
主仆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天便黑下来了。
主院里,下人们刚刚撤下晚饭,何玉漱便又拿起账本,就着烛火看起来。
萧放坐在一旁,见烛火不甚明亮,便走到内室,将床榻旁的九枝铜灯拿出来,一一点上,厅堂里一下子亮如白昼。
何玉漱看着萧放一笑,说:“我这几日梳拢了一下田产和商铺码头,发觉今后每年至少还能增收万两。陈氏管家这些年,你们少赚了不少银子。”
萧放自小锦衣玉食,对钱财不甚在意,可听何玉漱这么一说,还是十分高兴:“我不光娶了个好媳妇儿,还娶了一个财神爷啊。”
何玉漱面露得色:“你命好,才能娶到我。”
萧放连连点头:“那是自然。”
他又向前凑了凑,陪着小心说:“母亲让你把给敏儿的东西给她过目,不是对你不放心的意思,你不要计较。”
何玉漱斜撇了他一眼:“你当我是那些小肚鸡肠的妇人吗?”
萧放忙说:“你当然不是。”
何玉漱合上账本,道:“我看出来了,母亲最疼爱的孩子,一个是小姑,一个是惜惜,凡是关乎她们二人的事,她必是要亲自过问的,我不会计较那些。”
萧放笑得合不拢嘴,也不顾在厅堂里,当着下人们的面,一嘴巴亲在何玉漱脸颊上:“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何玉漱又气又羞,在他身上一顿乱捶。
第44章
萧惜惜出门这一日, 天空飘起雪花,靖国公府的朱檐碧瓦、亭台楼阁都铺上一层皑皑的白雪。
萧子矩从衙门告了假,一早带着随从等在大门口。
萧惜惜裹着大红镶毛领的斗篷, 戴着兜帽, 被人群簇拥着,从府门出来。
萧放和何玉漱亲自到门口来送她。何玉漱还是不放心, 怕她冻着饿着, 拉着她的手,一直叮咛。
萧放听了一会儿,觉得何玉漱说来说去都是一样的话, 便走到萧子矩身边。
“爹!”萧子矩声音欢快。他是贪玩儿爱闹的性子, 平日里最不喜欢去衙门对着咨文案卷,今日得了送妹妹出门这个差事, 高兴得合不拢嘴。
“路上一切小心, 不要节外生枝,见了你姑母,不要乱说话惹她伤心。”萧放叮嘱他。
“是,爹。”萧子矩恭恭敬敬地答道。
萧放点点头。他对萧子矩还是很放心的,毕竟跟着他征战多年, 见过很多大阵仗。
萧放回头,催促道:“惜惜,快上车吧, 晚了怕是路上天就黑了。”
何玉漱一听, 也不敢再耽搁,拉着萧惜惜来到车前。
两名车夫上前扶着马头, 萧子矩放下脚凳,紫竹和芊儿搀着萧惜惜, 上了马车。
萧惜惜这次出门,只带了紫竹和芊儿两个贴身丫鬟,对外只说去荐福寺上香。
萧敏还活着这件事,府里只有主子身边的心腹下人知道。
萧惜惜推开马车的窗帘,跟她爹娘摆手:“爹爹,娘,快回去吧,天气冷,别着凉了!”
何玉漱和萧放又送出去几步,马车走远了才折返回来。
何玉漱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萧放搭着她的肩膀,温声劝慰道:“不过三五日,惜惜就回来了,你不必挂心。”
何玉漱鼻子发酸:“惜惜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我。”
萧放道:“我也舍不得咱闺女,等惜惜这趟回来,咱们就把她留在身边,哪里也不去了。前两日我还跟景王说,咱们惜惜以后不嫁人,我养她一辈子。”
何玉漱错愕:“啊?不嫁人?这……这话怎么说的呢?”
要知道,何玉漱当初给萧惜惜进京寻父,就是为了萧惜惜将来能嫁一户好人家。现在萧放突然说,不让萧惜惜嫁人了,何玉漱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应对。
萧放微皱了皱眉,道:“那天在宫里,景王突然问起惜惜的婚事,我猜测,他为了小皇帝坐稳皇位,想给小皇帝订一门有势力的姻亲,所以眼光瞄上了咱们家。”
何玉漱变了脸色:“那可不行,惜惜决不能参与到那些皇权的争斗中。”
“你放心,我当然不会同意。我已经有一个妹妹被他们慕容家害惨了,万万不能再把我的女儿搭进去。”
何玉漱若有所思:“所以,你跟景王说,不让惜惜嫁人?”
萧放点头:“我当时那么说,是为了打消景王的念头,可回过头来一想,我还真舍不得让惜惜嫁出去。你们才回到我身边,又要让惜惜跟我分开,我怎么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