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想问王爷,若是有一日大周疆土越过凌云山边界,长宁王府再无北境可守,王爷可还会反对?”
功高震主来源于可用之兵,若是天下一统,兵权归一,又当如何?
天子存了一句话未说出口,但寥寥几句,眼前人心中已全然知晓。
江山一统,迎刃而解。
作者有话说:
因为是日更还没入V,所以压下字数屯下稿,大家请见谅。
明天晚上见
第51章 决心
◎性命起誓,唯她一人◎
陛下今夜下了莫大的决心, 长宁府世代为天子近臣,他不是没有考虑过日后外戚专政的后果,但若是天下一统, 长宁府便不再据有北境兵权, 一切就不再是难题。
“王爷自是知朕话里的意思, 当前局势,王爷也该知晓,长宁王府与天家必须一心, 才能重振大周。”
“何况有母后与父皇的例子在先, 朕不愿后宫不宁,王爷大可放心, 若是阿宁愿意入天家后宫, 朕的后位非她莫属。”
“陛下--”
宋渊见他如此坚决,心中触动不已,深叹:
“陛下如此坚决, 怕是不知在陛下前往大越之前, 阿宁当年在先帝面前是如此起誓的?”
见元赫是非宋宁不可, 宋渊实在忍不住, 准备把当年的事全部讲清楚。
宋渊的话打了陛下一个措手不及,他微愣,望向宋渊的眸光里满是不解, “起--起誓?”
“朕确实不知, 阿宁从未和朕提及过, 朕竟不知当年父皇去过长宁府,王爷可否细细说来?”
陛下内心忽地有些慌乱, 宋宁性子烈, 真是她起的誓, 怕是再难以挽回。
宋渊眼中不禁泛泪,回忆道:“当年满朝文武皆是赞成大越提出的条件,朝臣们坚持让先帝妥协,送陛下前去大越,先帝担心陛下独自一人前去敌国,从此再难返回故土,曾偷来了长宁府商议此事,当年阿宁在先帝面前立下誓言,今生不入天家后宫,先帝才放心让她跟随着陛下前去大越。”
宋渊一番推心置腹,把当年的事全盘托出,抬眼见陛下眼眶发红,眼睫轻颤。
须臾后,陛下心下难言,轻叹:
“竟是如此--”
“朕懂了!”
他震惊于父皇当年为他所筹谋的路,父皇从小对他寄予厚望,这一切他都清楚。
他没想到的是父皇竟然亲手把宋宁送到了他身边,同时又给他们套上了那么一层坚如磐石的枷锁。
这么多年他的疑虑终是解了,终是明白了这么多年她为何总是一味地躲着他。
纵使他愿把全部的情感都给予她,她总是拒绝给他回应。
他回想起之前在徽州城那夜,她应的那句话。
当晚,她明眸里满是笑意,坚定地回他‘是真!’
下了何其大的决心,愿不顾祖制,不顾毒誓,与他执手。
陛下眼眶微泛红,对上宋渊无奈的眼眸,一字一句道:
“王爷,朕明白王爷与阿宁的苦心了,王爷放心,朕很早之前便下定决心,若是她不愿入天家后宫,朕也愿无惧流言蜚语与她厮守一生。”
“大周的陛下可以无后,但元赫的妻子只能是她!”
“陛下!”
宋渊透过陛下明亮的双眸,感受到了坚定坦诚的心意,如燎原的炽火一般,摧毁着他心底的防线。
陛下性子执拗,认定的事绝不放手,见他如此志在必得,宋渊终是无可奈何。
他心一狠,再次一跪,老泪纵横。
“得陛下此言,臣死而无憾!但臣想要陛下答应臣,若是阿宁有朝一日犯了大错,还请陛下能够网开一面,让臣带着她回青州。”
“王爷--”
元赫见宋渊面对他还是如此如履薄冰,满是无奈道:
“朕答应王爷日后定会好好照顾她,王爷若是担心长宁府的未来,那朕可向王爷担保,朕在,长宁府在,若是担心阿宁与朕,朕愿以性命起誓,今生唯她一人即可。”
“这下王爷可否安心?”
得到此番保证,宋渊咚地一声,磕了个响头,带着释然地一声喊:
“谢陛下!”
长宁王府
多日的雨终是停了,但下起了雪。
屋外碎雪飘飞,屋内起了炭。
小桃给宋宁额头上的伤口换了药,宋宁感觉身子好些了,在案前看兵书。
案前放着的长笛,用一根红线串联起来。
她瞥见那长笛,眸中微泛泪,放下兵书,拿起那两截已断了的笛子,鼻子一酸。
断了的,终究是再也修复不了。
她用帕子细细擦拭着笛子,一遍又一遍,满是不舍,准备过几日把这笛子物归原主。
送出去的东西,便就是他的了。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她不会强求,不管是人或者是物,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