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阙门下(101)

作者:珏白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作者有话说:

这章走下剧情,谢谢大家支持比心

唐代刑部中的比部是专门负责财税收支监督审核,这本书官职部分仿唐代

第53章 当年

◎幽州一战,收回兵权◎

陛下脸色突变:“母后和皇祖母竟想插手朕立后选妃的事, 看来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过清闲了。”

“皇兄,皇祖母和母后也是为大周着想。何况皇兄确实到了该立后的年纪了。”

元深给谢灼使了个眼色,他随即附和道:“确实, 太后与太皇太后的话也有一定道理。”

陛下深叹, 最近几年朝臣们不断上书建议他早日充实后宫, 凌霄殿内关于请旨立后的折子不计其数。

每次无一例外都被他以边境战事不稳不宜大婚为由,压了下去。

他们都不知道,他只是为了等一人的答案。

她若能点头, 才是他最想要的。

他有些神伤, 不愿多想,想起正事道:“你们来得正好, 想必你们也知道了益州刺史陆伦勾结当地司曹参军事谎报当地财税收入的事。”

“朕方才训斥了顾川, 他咬死其与陆伦所作所为并无干系,若要借此事扳倒他,不大可能。”

“陛下, 左相那人能够在党争中活下来就说明他有着过人之处, 要想扳倒他,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益州的事朕一直觉得没那么简单, 若是要反,绝对不会那么简单,兵马都得暗中布置, 何况怎会那么容易就被朕的暗线察觉, 朕怀疑当日益州放出的是假消息, 真正的布置并不会那么简单。”

“河西节度使明显是顾川那边的人,凭借他一人怕是不足以完成此等事。”

元深猜测道:“皇兄是说--“

“没错, 不单单是河西节度使, 怕是还有其余的地方节度使与其暗中勾结!”

谢灼立时明了陛下话里的意思, 肯定道。

“不对--可-顾川若是因为当年党争一事心怀不轨,但其他地方节度使完全没有造反的动机,为何要冒这个险?”

元深满脸不解,陛下对上他疑惑的双眸,目色一深道:“你忘记了河西节度使是谁的部下了吗?”

冷声如刀,冰凉透骨。

元深心里骤然有了点眉目,视线望向谢灼,他轻点头。

元深心里大惊,还是不愿相信:“可--可都过去五十余年了,当事人都不在世了,这么做完全没有意义啊?”

谢灼补了句道:“世界上本就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事,你认为这么做没有意义,有些人并不是那么认为。”

天子缓声:“子秋说得对,对于当年的长阳军来说,确实心有不甘,当年皇爷爷做法是有些过分,但并不代表就是错了,当年的局势必须那么做,才能镇得住人心。”

先祖开国之初,因西夏和北越的国力强盛,大周立国不久为维持北境以及西境的稳定,分封了开国功臣宋武和陆程为异姓王。

长宁王府和晋阳王府,世代分别守卫北境与西境。

直到荆南议和前夕,大越突发兵南下联合西夏形成夹击之势,北境以及西境同时遭遇兵源短缺的问题。

幽州一战,建安帝在战前建议晋阳王撤兵,当年的局势并不适硬碰硬,西部一战若是不能胜利导致损失大量的兵力的话,北境立马会陷入无兵可调的僵局。

最后晋阳王没有听从建安帝的建议,冒险而为,最后与西夏的幽州一战虽胜利了,但损耗了大量兵力,最终导致北境的战事陷入僵局,最后败给大越,荆南议和后,约为兄弟之国。

建安帝当年问罪了晋阳王府,最后外加其属下弹劾其作风不正,有贪污之嫌,导致建安帝收回了西部长阳军的全部兵权,分至各州节度使手中。

从此晋阳王府兵权架空,逐渐被世人所遗忘。

元深心中的疑惑渐消,眼中情绪复杂,“臣弟明白了,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陆太妃比起母后先入府却只能是侧妃。”

“不错,确实是因为此,所以朕也斗胆猜测景王也与益州的事有关。”

“皇兄,若是真的最后查清大哥确实有异心的话,你会如何对他?”

元深百感交集,对于元潇他虽不是一母同胞,日常也没有过多的来往,但总归是不想见他走上那条道路的。

陛下沉默片刻,后抬眸对上元深有些怅然的眼神,怔地有声回:“小六,若是大哥真的有谋反之心,朕不会手下留情,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道理,你该懂得!”

意料之中的答案,元深叹息道:“是臣弟冒昧了!”

陛下见他兴致不高,沉声吩咐:“小六?”

“臣弟在!”

“朕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去办。你明日便出发,母后那边就说年后沧澜江得马上开工进行改道,时间非常紧迫,必须要你提前去勘测地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