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徐小姐好规矩,就是记性不大好。”他不屑地嗤笑了一声,“这才过了几天,就忘了和我朝夕相对同食同卧的日子了?”
“我什么时候和将军——”银瓶心底一阵抵触,却很快被惊恐淹没,“你到底来干什么。”
李延琮走进来,银瓶不自觉扶住了炕几,屏着一口气紧盯着他。他走向她,却从袖中拈出了一支白玉钗。
“朝廷遣来了新的使臣,下次的宴请,你好好打扮起来,也随我去。”
“我?”她不明所以,“可是——”
“毕竟。”他抬眼看她,笑得意味深长,“你可远比我熟悉他。”
熟悉,他。
银瓶愣了一愣,反应过来的一刹那,整个人如堕冰糊,冻得站不住,一个摇晃跌回了罗汉榻上。
“你是说,是、是——”
“把头发挽上去罢。”李延琮跟没事人似的,把钗子递到她面前。他好整以暇打量着她,目光一寸寸从那退了色的粉唇,轻巧的下颏,纤细的颈子,再流转到胸前红丝线束起的乌发,破天荒说了一句,“还是白玉衬你。”
听上去竟不像是嘲讽。
银瓶听不懂他的意思,却也根本没有力气思考。她怔怔坐在榻上,一张脸冻得木木的,只有眼睛睁得尤其圆,渐渐像蒙了层粼粼的水壳子。
她如梦初醒般恍惚:“怪不得,怪不得那天你和按察使说那样的话……原来,是为了把他诓来。”
他仰唇微笑:“不,和我无关,是裴中堂自己要来的——”
她豁然站起来,仰头厉声质问:“你想怎么着!拿我威胁他,拉拢他?李延琮,你当他是什么人,你痴心妄想!——”
尾音一转,已经缀了哭声。
已经沦落到今日难堪的地步,她欠他的这样多,但还是不够,连最后一点念想和情分也要被人碾成齑粉。再见面会是什么光景?她兜头盖脸像被针扎着似的,水壳子戳破了,扑落落滚下眼泪来,她很快抹掉了,“他来了,你让我同他见面,然后呢,你打算逼他做什么?”
他不答。
她偏过脸去自言自语般哽咽,“我不能去……我不能见他——”
“随你。”
李延琮挑了挑眉,把钗子放在了她的手心。
指尖碰到手心,他轻轻划了一划,引诱似的低声道:“不过,徐姑娘就这么狠心,让裴大人千里迢迢赶来,就落了个空么。”
“这次不见,也许,就没有下次了。”
第49章
腊八这天,淮安府下了入冬以来的头一场雪。
“今年也冷,我在江南四年,也就去年和今年见着下雪。”
府衙偏院有间小茶室。下午天阴,茶室里没有点灯,大敞着格子门,正对院中灰白的薄雪。
李延琮坐在一张黄漆藤椅里,身边摆着只黄铜象足火炉,炉上温了一盘栗子。
他佝着身子剥栗子吃,神情闲散,相比之下,对面的男子冷肃得简直像是一幅画像。青补子上的织金仙鹤泛着俨然的光,代表着高堂明镜之下的威严。可是整个人太冷,太消瘦了,白璧似的脸晦暗萧条,就像这个灰阴的江南雪天。
“吃栗子,裴中堂。”李延琮闲闲用下颏点了一点,“本来打算好好设宴款待中堂,又怕我们这粗茶淡饭,让中堂见笑。何况中堂这么个雅客,看着就不食人间烟火,倒不如就一杯清茶相奉,倒衬中堂。”
“将军不必客气。”裴容廷冷冷看着他,吐字清晰坚定,但喉咙生得发硬,“今日裴某只身赴会,所意何图,将军不会不明白。”
李延琮顿了下,勾唇哂笑了一声,拍掉手里的栗子壳,“罢了,既如此,我就叫他们点茶来,你我慢慢聊罢。”
裴容廷蹙眉正要开口,却见另一侧的窗外渐渐掠过一道身影,恍惚中是一个熟悉的剪影。
青纱罩在直棱槛窗上,官府的样式,让他想起春日的徐府。
和暖的阳光,让人昏睡的下午,调皮的小姐偷溜到外书房来寻她的哥哥,娇小的影子一道道掠过窗棂,消失在一排窗子的尽头,取而代之的一声轻微的门环声响。小姐跑进内室,见到了立于案前的他,红了脸,急忙背过身,举起团扇遮住了面颊。粉蕊芍药花开在她白纱团扇上,开在她乌浓轻汗的鬓边。
步声渐近,裴容廷晃了晃神。
青山绿水纸屏风后绕出一个穿天青褙子白绫子裙的姑娘,端着的漆盘里盛着银壶,银茶铃、铜茶碾、绢茶罗。还是雪白的鹅子面,两痕弯弯的秋水,婉柔端丽,不是十岁的小姐,不是十五岁的小姐,是他从未见过的,二十岁的小姐。
是他的婉婉。
他残败的心脏像是渗入了一缕淡薄的光,这个灰暗的茶室明晰起来,可他随即注意到她的鬓发——一根玉簪挽成的妇人的云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