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一来二去就成了各个屋都点上了,不过白天也只有堂屋有,一大家子都凑在堂屋里,男人们推牌九,女人们就围在一起说说话缝补缝补衣裳啥的。
“那是孩子孝顺,”村长拍了拍于老爹的肩,“老哥有福气啊!”
于老爹憨厚的笑了笑。
不过很快村长脸上的笑容也褪去了不少,他深深的叹了口气。
于老爹跟于老太相视一眼,心想肯定是有啥事。
果然,村长无奈的摇了摇头:“又打起来了。”
而且这次离他们所在的溪水村可没有多远,不出百里地,听着还算遥远,但是到时候谁知道打着打着往那边来啊!
他听到的情况是不太乐观的。
那群孕妇的事也证明了这件事。
村长垂着头说道: “………咱们可能要举村搬迁。”
“!”
屋里的人都震惊了,全村搬迁?
黄氏等人都紧紧的攥着自己男人的手,他们刚稳稳当当的过了个年,这咋又要搬啊!
于老爹老两口也是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风雨,此时听到搬迁的事情,就算是心里咯噔一下,面上还算是冷静。
举村搬迁可不是小事,这跟当初逃荒还不一样,不过当时能活下来的也不足五分之三。
“啥时候?”于老爹嗓子有些干,他攥紧手里的旱烟杆子问道。
村长抬起头来看着他:“我还没给其他人说,再看两天形势吧,要真有往咱们这边来的驾驶,就立马启程。”
“嗯,”于老爹点了点头,“先把村里人叫到一起说一说吧,都先做好准备。”
这也是村长想的,不管这次搬不搬,都得先让大家伙把东西收拾好,时刻准备着,也是以防万一。
事情果然如他们设想的一样,一提到举村搬迁,所有人都非常震惊,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反对的。
村长把眼下形势和其中利害关系一一告知,反对的声音才算压了下去。
只不过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年轻些的还好说,上了年纪的或者是腿脚不方便的就难办了。
村长也只能让大家伙先回去收拾东西,其他的到时候再说。
看着大家伙垂头丧气的离开,村长心里也不好受,于老爹站在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
既然要收拾东西,于家也忙不迭的收拾起来,对于他们家来说,粮食也够,驴车也有,只是莫氏刚生产了没几天,连月子都还没做完,这样一折腾难免要受罪了。
不过她想的明白,还说二嫂子生鲤鲤的时候直接生在了逃荒路上,不照样挺过来了,所以她和孩子也可以。
于家人知道她这是不想拖后腿。
不过于老太还是决定让于老爹去镇上打听打听看有没有卖马车的,有个马车赶路,能让莫氏少遭点罪。
当天下午,于老爹就拿着银子和于老大赶着驴车就去了,而且他们要举村搬迁的话,还要跟林小少爷说一声,让他也尽快回家去。
第二百五十八章 他不见了
于老太让几个儿媳妇去收拾东西了,他们家的东西不少,好在也算是有点经验,很快就把东西规整起来了。
他们有足够的粮食,于老二跟于老三他们先去把粮食该装布袋的装布袋,该装篮子的装篮子。
谁知道光是这些东西都能装一驴车的了,可见买马车的重要性。
这要是买不到马车的话,就只能把一些东西丢下了。
莫氏刚给儿子喂完奶,见婆婆推门进来了。
“你在床上躺着,我给你收拾东西。”
于老太把她跟于老爹的东西都收到箱子里了,就过来帮三儿媳妇收拾。
莫氏感激的点点头。
没多大会儿黄氏跟翠屏她们几个也过来了,看到破皮已经收拾出来了几个包裹,她们相视一笑也算是苦中作乐了吧。
此时于家人对于可能到来的搬迁,心中也没有之前逃荒时的害怕。
也许是因为有了一些经验,又或者是此时的于家人才是真真正正的一家人吧。
于老爹跟于老大是第二天早上回来的,他们临走前就说了还要去一趟县里,当晚太黑了就在县里歇一晚。
他们去的时候是赶着一辆驴车去的,回来的时候是一辆驴车和两辆马车回来的。
原来他们到了县里找到了林浅墨,他也已经接到了消息,听说他们要举村搬迁的事情,他提出可以让于家跟着他一起回帝京那边。
帝京到底是天子脚下,不论战乱如何,也不会打到哪里去。
也可以说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于老爹也深知这个道理,但是还要回来跟家里人商量一下。
于老太等人听了也都沉默了,林小少爷无疑是给他们提出了一条生路,只不过这样的话就要跟村子里的人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