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气愤的坐在圆桌前,心里盘算着对策。
咚咚咚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莫家大儿子过去开的门。
来的人是于老太,还抱着于鲤鲤。
见到这两个孩子,于老太笑眯眯的说:“堂屋里有零嘴,去吃吧。”
这两个孩子回头看了眼自己娘,见她点点头才高兴的离开。
刘氏心里冷哼,这是来买账来了?
不过她没想的是自己借住在人家家里,人家为何要买她的账。
于老太把门关上了些,抱着鲤鲤走了过来。
“婶子来干啥?”刘氏干巴巴的问。
“也没别的事,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见到一个荷包。”
“啥意思?”刘氏声调起来了,“你怀疑我偷了这小丫头的荷包?”
“不是这个意思,”于老太淡淡开口,“只不过那荷包里有一条小黄鱼儿,你要是见了,把小黄鱼儿还回来,其他的都给你。”
“什么小黄鱼儿?那荷包里明明没有……”
她的话戛然而止,知道自己说漏嘴了,她讪讪一笑,“我的意思是你们竟然把金条放在鲤鲤的荷包里,我是真没见。”
“你咋知道是鲤鲤的荷包?”于老太追问,“我可没说是鲤鲤那个。”
事实上,当时鲤鲤的荷包丢了,她为了不让客人误会,都没有让家里人在他们面前透漏鲤鲤的荷包的事。
所以刘氏又是从哪里知道的呢?
刘氏面色惨白,还是嘴硬:“我猜的,你抱着鲤鲤来,那,那可能就是……”
“够了!”
莫智勇推开门抬步进来,脸色铁青。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举村搬迁
于鲤鲤怀里揣着自己失而复得的荷包,心满意足的亲了于老太一口。
一想到刚刚刘氏从她自己的脖子上摘下来那玉麒麟的时候,那个脸色黑的都能跟锅底灰相比较了。
这玉麒麟是用红线串的,不过大小是按照于鲤鲤的脖子做的,刘氏戴着都勒在了脖子上,摘下来之后也有一圈红印子。
这也就是冬天的时候,有衣服遮着看不到,要是放在夏天,估计她也不敢往脖子上戴。
要回来了小荷包,祖孙二人就出来了,莫智勇那恨不得吃了刘氏的样子,估计刘氏也讨不到好果子吃。
果然翌日一大早,莫智勇就来堂屋跟于老爹他们说搬家的事情。
于老爹等人还不知道发生了啥事,知道他们要走,但是不知道他们那么快就走。
一旁的于老太也没说话,莫智勇看了眼她们祖孙二人,感激她们没把这么丢人的事情说出去。
于老爹觉得莫智勇这个后生倒是朴实,还开口留了几句,莫智勇更加羞愧,连连道谢婉拒了好意。
对莫氏那边,于老太也没有提刘氏办的事,莫智勇去说的,只是说自己找到了住处,知道妹子还活着,活的还很好,他也就放心了。
莫氏舍不得自己大哥和两个侄子,眼里泪汪汪的,还是莫智勇答应以后常来看她,再加上于老三等人在旁边劝着,她才止住了哭声。
本来还以为莫智勇是在溪水村找的住处,谁知道一说竟然是在镇上找了间空房子。
也是,按照莫智勇这样性子,估计也是怕自己媳妇再去霍霍于家,给自己妹子丢人。
黄氏给莫家的两个孩子都塞了一些吃的,于老三也把给他们准备的干粮递给了莫智勇。
本来他是说啥也不要的,还是于老爹跟着说了几句,他才红着脸收下了。
刘氏临走前还想说些什么,被莫智勇一把给攥住了手腕,给拽着走了。
送走了他们一家子,于家人也松了口气。
于老三回房间去看莫氏去了,他媳妇性子软,这会儿不知道还有没有偷偷掉泪。
“回屋吧,怪冷的。”
吴氏把双手抄在袖子里,缩了缩脖子。
一行人刚转身要回去,就听到后面有人喊。
原来是村长拄着拐杖过来了,于老爹等人连忙把村长请进屋里去。
村长把拐杖放到腋下,先到炭火盆子前烤了烤手,又捧着黄氏给的热茶才算是暖和过来了。
于老爹招呼他坐下,又让人把炭火盆子往这边推了推。
“咱们村子里不知道多少人眼红你们呢,”村长喝了口热茶,笑着说道,“换做我,我也眼红。”
村子里这么些年,也没见几家冬天烧碳取暖的,大多数人家都是围在炕头上不下来,不过炕也只有晚上睡觉前才会烧。
白天的时候围着被子再冷也不舍得烧柴火。
而于家白天都点银碳,这就是个烧钱的玩意儿。
于老爹笑眯眯的解释:“本来也没想着烧这玩意儿,我们家老三媳妇生了,想着给她们母子用的,但是孩子们说啥也得给我们老两口用,那你说也不能亏着孩子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