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只是为了能改变自己的固有阶级,能过上人上人的好日子罢了。
当然,这也只是苏平河的想法。
她反正辛苦念书只为了能让自己和沈氏过上好日子,别的高帽子嘴上说说可以,绝不可能是她自己的真实想法。
琼林宴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新科进士们互相混个脸熟,或是能展示下自己的才华,要是能被某个大官赏识或是注意到,就算是祖上积德了。
因而很多功利心强的,已经开始忍不住主动提出吟诗作赋,抚琴吹箫了。
这些都不是苏平河擅长的,她反而就乐得轻松,在一旁看热闹。
左右她是榜眼出身,朝中还有苏淮胥和段长暮这样的大靠山,起点已经是在场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比拟的了。
她记得三年前,段长暮就是在琼林宴上被封作了副督察御史,所以一直心神不宁地期待着自己也能被封个什么官。
但一直到整个宴席接近尾声,圣上都没有特地要为谁封官的意思。
苏平河难免有些沮丧。
但想想苏平江中了进士以后,也还是去翰林院苦熬了三年,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妄想能一步登天呢?
—
三日后,授封官职的圣旨终于下来了。
苏平河不出意外被封为了翰林编修一职。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正七品小官,日常工作就是负责国史编修和文书起草,正常榜眼和探花做的都是这样的差事。
姜翌辰就是上届科考的探花郎,他也是做了两年多的翰林编修才去了大理寺。
说一点都不失望也是不可能的,满心以为考上一甲进士就能进大理寺的苏平河,此刻才是认清了现实。
好在她打听了一圈,得知陈柏舟身为状元,也不过就是被封了个翰林修撰,比自己官高一级罢了。
自己身为榜眼,总也不可能越过状元去,这岂不是会叫朝臣闹翻天?
官职定下来以后,苏府就正式广发请柬,邀请京城交好的世家官员来苏府参加贺宴。
此事是苏淮胥亲自督办,因此刘氏也没有什么置喙的余地。
宴席办得低调而大气,既不辱没了相府的门风,又不会显得过分铺张奢华。
周书越自然是这一日的座上宾。
来往宾客听说就是他将苏平河从一摊烂泥扶成了新科榜眼,都争先恐后地来向他敬酒,顺便明里暗里地想要请他去教授自己族中子孙。
苏平河见状摇了摇头,吩咐道:“扶光,你想办法帮周夫子挡一挡,我怕他没几下就被那些人给灌醉了。”
扶光嘴上领了命去,实际上并没拦下多少。
他还是知道自家少主脾气的,要是自己帮周书越挡酒一事被少主知道了,少不得要给他脸色看。
段长暮也在宾客之列,但他身份贵重,除了最初入府时跟苏平河打了个照面,后头就被苏淮胥拉着谈论政事,一直没再露面。
但他没露面不代表他没关注着席面上的动静,扶光想说,自己还是得小心驶得万年船。
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正言顺
苏平河跟着苏宴海和苏平江在人群中招呼,又累又无聊,脸都快笑僵了。
千篇一律的应酬话叫人听了心烦,苏平河借口要方便,干脆躲回自己院子里小憩了片刻。
苏静怡自从上回撞见周书越对苏平河的心意之后,一直神思恍惚,忽而相信,忽而又不信。
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再亲自试探周书越一番。
她知道自己跟苏平河有几分相像,便干脆换上了苏平河的衣裳,命丫鬟找机会将周书越约了出来。
周书越多饮了几杯,脑中正是混沌不明,此时正巧有丫鬟来传话,说二少爷有请,他四处看了看,发现果真不见苏平河的身影,便跟着丫鬟去了苏静怡所在的一片幽静的湖边小林。
苏静怡倒也没有立刻现身,而是将身体隐在小树后,伸手将周书越招了过去。
周书越远远瞧见是苏平河的身影,便也不做他想,举步就走上前去。
“平河,你在此处做什么?”
没想到,苏静怡却不由分说地冲过去扑到了周书越怀里!
周书越愣了愣,理智告诉他必须立刻推开此刻怀里的“苏平河”。
可不知是不是酒气上头,脑海中竟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当年在情人庙时,苏平河中了媚药,缠着他问的那句:
“夫子,你当真心悦弟子吗?”
那样灿若星辰,又知他心意之人……
如何……能不心悦?
周书越闭上眼睛,心里像被什么牵住了一般,颤颤巍巍地,只想伸手紧紧抱住怀里这个人。
可是甫一收紧手臂才发现:不一样!
他近距离接触过苏平河,对她的身体感知记忆犹新,跟此刻怀里的这具身体,根本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