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么看,其实李崇安选拔人才多多少少还是看中门第的。
若她不是相府的人,只怕还不一定会被钦点为新科榜眼。
殿试加游街,这一日真是把苏平河忙得够呛。
往年的殿试流程没有这么赶,通常是殿试三日后才放榜,再由圣上钦定一甲,游街半日,下午新科进士们回家后还能大宴四邻。
今日游街完毕已经接近日暮,苏府想要摆宴也早已赶不上。
次日是宫中组织的琼林宴,因此苏府最快也要三日后再摆席。
苏平河倒不是很计较这些,但刘氏生怕自己身为新科榜眼的嫡母,落个苛待庶子的名声,遭人诟病,难免要派人来跟苏平河打声招呼。
苏平河想到刘氏还有讨好自己的一日,不免觉得好笑:“真是风水轮流转。”
“还是少爷争气。”南星激动不已地夸赞道。
“少爷我还有更争气的呢,等着瞧吧。”
琼林宴上新科进士就会被封官。
正常除了一甲进士会被封为翰林院修撰之类的六七品小官以外,其余进士出身都只能在翰林院做个庶吉士。
但苏平河早就得了段长暮的暗示,隐隐期待着自己的官职。
最好能一上来就被分到大理寺。
翰林院那种地方只适合镀金,做官没有实权,能有什么意思?
不过历来就连状元郎,都很少一开始就能被分到大理寺和刑部这样重要的官署,苏平河自然也是极为忐忑的。
第二百一十六章 感恩天官赐福!
琼林宴设在皇家别院。
其实被称作琼林宴,也是因为前朝留下来的习俗。
大齐朝早已没有琼林殿这样的地方,设宴的皇家别院被称作南山苑,平日里大多空着,只有举办大型宴席或是接待外宾时才会对外开放。
参与琼林宴的不光有新科一甲和二甲进士,还有朝中三品以上的重要官员,连帝王都会亲临。
因此琼林宴的布局相当奢华贵气,金丝楠木桌椅上放置的都是鎏金碗碟琉璃盏,阳光下熠熠夺目。
一甲进士的座位靠近主桌,甚至比一部分的官员还要更为接近正中央的帝王宝座。
苏平河挨着陈柏舟坐下,听他给自己介绍如今朝中响当当的权臣。
新科进士大多老实稚嫩,午时才开席的琼林宴,约莫巳时开始,进士们就陆陆续续到齐了。
接下来就是等待各级官员入场。
这些官员似乎也约定俗成一般,品级略低的先到,最后才是重量级的大佬登场。
苏淮胥自然也是顶级大佬之一。
在他之后到的除了圣上,仅有廖太师和段长暮。
苏淮胥被簇拥着入席,路过苏平河座位时,周遭的官员都在奉承他:“新科榜眼风姿卓绝,苏阁老真是后继有人。”
苏淮胥满意地看了苏平河一眼,后者便乖乖地起身与他见礼。
“坐着吧,无需拘束。”
苏淮胥从前眼里是压根看不到这个庶出的孙子的,如今却只觉得越瞧越顺眼,眼神里满是慈爱。
苏淮胥落座后不久,宫里的太监就开始唱诺:“皇上驾到——”
众人齐齐起身行跪拜大礼,段长暮跟在李崇安身后缓缓入场,竟直接坐到了苏淮胥的正对面。
这两人的位子,是最靠近圣上宝座的两个。
其实按理说,段长暮虽然如今身份贵重,又颇得圣宠,但到底初入官场,还不足以与苏淮胥平起平坐。
陈柏舟见苏平河脸上带着诧异的神色,便凑近她解释道:“我听说,廖太师身体不适,今日不来了,故而安定侯坐了他的位子。”
苏平河这才点了点头。
她知道,安定侯可不是暂坐那个位子。
那个位子所代表的荣誉与地位,是寻常臣子终其一生也无法企及的。
而段长暮,却会长长久久地在那个位子上坐下去。
“众卿平身。”李崇安朗声道,“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朕今日又得一百八十三名新科进士,是为天下百姓之福。朕这第一杯,先敬上苍,感恩天官赐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平河边跟着众人高声应和边想,古代帝王就是会来事。
这左一套右一套的,不就像是个传销洗脑组织嘛。
但偏偏就听得人心潮澎湃,激情四射,恨不能为皇室抛头颅洒热血。
能参加琼林宴,是天下莘莘学子的毕生心愿。
他们其中不乏寒门出身,不乏族中庶出,但只要入了翰林,从今以后,就将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了。
甚至有很多人,族谱都从考上进士的这一代才开始改写。
这便是天下读书人努力的真实意义了。
哪有那么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