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家的小夫郎(38)

作者:竹阿寻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叶青云哈哈笑着:“多谢诸位捧场了,今天这肉馅儿是大哥早起才剁的,这猪也是人家早起刚杀的,所以才晚了些,就图个新鲜好吃,总要一步步来不是么?”

“嗯,理解理解,咱们摆摊的不就是起早贪黑么?你们这做吃食的不更得麻烦,不急不急,就是我这肚子有些着急,嘿嘿!”

几人停好车,把摊子摆开来,心情愉悦地开始新一天的生意。

生意好坏固然离不开商品的质量,但人缘也很重要,他这个小摊子一开始便多亏了林老板的帮助,除此之外,这些相邻摊贩的捧场也让叶青云心怀感激,他们来吃饭,有时候一文两文的零头都会给舍掉,就图个积累人气热热闹闹。

生煎和锅贴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有位子的时候就坐下来,配着两文钱一碗的八宝稀饭,就着小咸菜和辣酱,吃得满嘴油光。

没位子就打包带走,去茶摊叫一大碗茶水,或是带回去让家人尝尝。

有些不讲究的人干脆边走边吃,油纸包一打开,香味儿顺着手中就钻入了旁边之人的鼻孔中,令人无从屏蔽,只好皱起鼻子仔细嗅了嗅,悄摸摸吞了下口水,暗暗寻找来源,油纸包中的那抹金黄,便格外引人注目。

再咬一口,酥脆的外壳咔咔作响,再往里,或筋道,或松软,最里面的肉馅儿更是鲜香浓郁。

春日的小镇上,这一层层的香气就这样迅速又霸道地侵占了人们的嗅觉和味蕾。

第23章 永溪镇

◎刘母冷笑一声:“哟!那么多软饭都没把你撑死啊?”◎

前几天棉籽就已停止晾晒了,抓一把拢在手心里,拿到耳边晃动,只听哗哗作响,如此便是晒好了。

然后准备一个大瓦缸,把棉籽装进去,再打些井水倒在里面,浸泡催芽。

今天叶青云收摊回来一试,见种皮已经变软,不能再泡了,播种迫在眉睫。

他找来一个大竹筛,把棉籽捞出来控水,控完水的种子晾了一会儿,又撒上一层细细的草木灰,然后用手拌匀。

草木灰既可杀菌,预防病虫害,又可吸附种皮上未干的水分。

万事俱备,只欠播种。

如火如荼的春耕即将结束,就剩他们家翻起来的那几十亩地,显眼包一样仰脸杵在南山。

大哥一个人肯定不行,刚回春火爆的摊子看起来又要暂停了,叶青云苦笑,不知道等种完了再去出摊,会不会又被别人截胡。

感觉自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今天忙这里,明天顾那里,以后有钱了一定雇几个长工,自己只用坐镇指挥就行了。

不过幸好大部分人家的春耕结束,他们得以租了三头牛,并雇了六个短工,来帮忙耕种这几十亩地。

人工费一天三十五文,包一顿饭,耕牛一天却要六十文租金,还包喂。

一头耕牛差不多要十几两银子,闲时也要好好喂养着,很多人家舍不得买,一般都是租的,哪怕比人力贵些,农忙时还是供不应求。

一群人牵着几头耕牛拖着犁,浩浩荡荡地往往山前的田里走去,很是引人注目。

到了地方,叶青云开始分配工作,一个人牵牛,一个人扶犁,再有一个人丢种子。

田里除完草,前两天已经下过了他沤的那一堆肥,触感松软,耕起来也比较省力。

他们既然算主家,丢种子的活肯定要自己来做,一是可以检查前面的两道工序有没有做好,二是心安。

万一别人没丢好,到时候出来的苗乱七八糟,甚至不出,那今年可就完了,哭都没地方哭去,找谁赔去?

他跟大哥和萧鸿交代了一番,为了保出芽率,一次要丢两颗,且不要窝在一起,防止两颗都出了,到时候不好剔苗。

叶青云给他们比划了一下距离,告诉他们多远丢一次。

犁地的短工也算种庄稼熟手,人跟牛合作的还不错,叶青云检查了一下萧鸿丢的种子,也算规范,距离都差不多远。

待耕完了一块地,几人先停下来,用锄头将撒过种子的犁沟盖上,防止太阳把沟里晒得太干,影响出苗。

由于南山离家不是太远,中午没有送饭到地头,而是回家去吃,一是人有点多,那么多盘盘碗碗实在是不好搬送。

还有就是一手的泥,满面尘土,恰好顺便回去洗把脸,坐下歇一歇,清爽了再吃饭。

虽然没出摊,但他今天仍在张屠户那里买了几斤肉,还有几块猪血,留着中午给短工们加菜。

阿嬷留在家里,上午烙了一筐的饼子,然后又煮了一大锅粥,去村头买了豆腐,切好了菜,快到中午时,叶青云提前从田里回来,帮忙把菜炒了。

盘碗家里多的是,就是桌子上坐不下,干脆把推车上的长桌搬下来,就在院子里,两张拼到一起,拼成一个大桌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