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跟自己家关系足够亲,以后混好了,肯定能拉吕勇一把。再一个,是自己侄子条件确实优秀,正儿八经小中专,将来分配到镇里吃皇粮,说出去谁不说条件匹配,郎才女貌?
吕家丰算盘打得噼啪响,没想到连老魏家都没来得及去,先在自己弟弟那里卡住了。
吕家满一直是吕家丰的跟屁虫,吕家丰说东不往西,指使什么干什么,但在涉及到自己宝贝儿子终身大事的时候,吕家满跟他哥硬气了一回。
凭什么,你凭什么啊?吕家满不忿,你家那二流子儿子,都想找镇上的姑娘,我家儿子从小养在镇上,凭什么再找村姑?
魏檗吃皇粮?吃皇粮又咋了,我儿子毕业之后,认识的人全都吃皇粮。
吕家满咬死口,怎么都不同意。
让吕家丰的结亲计划,一搁搁了好几个月。
直到魏檗三个月给家里挣了两千五百块钱的消息传遍全村……
吕家丰一夜之间态度软化。
有这么能赚钱的儿媳妇,何愁将来我儿子日子不舒服?
吕家算盘珠子崩一地。
魏檗和魏潭也得出了结论,吕家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门说亲拿捏老魏头,最大的依仗,就是吕家丰这个村支书的职位。
把他搞掉就是了。——魏檗轻描淡写。
第41章 过大年
◎过大年◎
农村过年期间规矩多, 家家户户忙着走亲戚、备年货。谈工作什么的,太烦人了。魏檗决定不当“恶客”,反正年前已经没有时间, 她打算过完年一上班,就到“于大爷许愿池”里投硬币。
忙忙叨叨到了年三十晚上,下午四五点钟简单吃了点东西垫垫肚子, 魏建岭便带着魏潭, 到老魏头家里去。
老魏头要带着他的儿孙, 也就是家里所有的男丁, 去祖坟上磕头烧纸。
山水镇的风俗规矩,在祖坟上磕完头之后, 还要由老魏头在坟上点燃三根香,老魏头和他两个儿子要一路燃着香回家。这等于是给去世的祖先引路, 让祖先到后世儿孙家里去吃“年夜饭”。
回到家之后,要先把香插在香炉里, 再到大门口撒上一道厚厚的草木灰。据说草木灰会变成“墙”, 可以拦住其他没儿孙、没地方吃饭的孤魂野鬼。
魏建岭和魏潭走了好大一会儿,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韩云英估摸着爷俩快回来了,便让魏檗拿出来几根玉米秸秆放进锅台里,待会儿烧成灰好洒在门口。
魏檗不去,说韩云英:“你咋这么抠呢,大过年的,让人家进来吃顿饭咋了?”
韩云英直接被她说愣了。
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魏檗说的“人家”, 是所谓的孤魂野鬼。顿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拿起扫床的扫帚在自己身上一通乱扫, 又到魏檗身上一通乱扫, 不停埋怨道:“没影的事儿, 大过年的乱说什么。”
“你这话可说对了,都是没影的事儿。”魏檗虽然穿书了,但她依旧不信邪,“破四旧才多少年。”
韩云英懒得理她,眼不见心不烦,自己出门去拿玉米秆。
魏洁见她娘出去,悄声跟魏檗说:“姐,我觉得今年该让你跟着去上坟。”
“你可拉倒吧。”魏檗吐出一枚瓜子皮,“外边又冷又黑,围着火炉嗑瓜子不香吗,非要去磕头。”
她管不了韩云英已经成型的认知和三观,对于两个妹妹,年龄小,可塑性强,魏檗认为非常有必要扭转一下她们的观念。特别是魏洁,青春期的少女,正是思想和观念成型的时期。
“社会结构和民间风俗受经济结构的影响,只要生产力发展,经济结构改变,由不得风俗不变。”魏檗告诉魏洁:“从前男尊女卑,重视大家族抱团,是因为要凭力气干活、械斗、争抢,男人具有天然优势。现在生产力发展,机器拉平了男女体力上的差异,才有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大家族抱团的消解。这是大的社会结构和风俗变化,至于小的。”
魏檗嗑了个瓜子,跟两个妹妹说:“就像咱这里这个过年上坟磕头的风俗。你不要想着什么我是女的,我不能去;或者是我是女的,我一定好好奋斗做出成绩,跟兄弟们一起去上坟。”
“屁!”
魏檗吐出瓜子皮,跟妹妹说:“我将来把咱村建成现代化的辣椒制种产业园,在油山东坡开一现代管理公墓。到时候村里寸土寸金,男女老少都去公墓鞠躬献花,谁还会在村里起坟烧纸。风俗自然而然改了。”
啊?还能这样。
魏洁感觉被大姐打开了新世界大门,面前是一个广阔的新世界,砸碎一切旧枷锁,海阔天空。
小豆丁魏汾一嘴馓子花生瓜子,懵懵懂懂问魏檗:“姐,风酥(俗)是啥,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