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陛下这是作何?”
“朕记得爱卿曾为探花郎,想必文采通达,知晓这天子之剑和庶人之剑大不相同?”
即便萧瑜如今容色和蔼,可是一柄寒剑立在面门之前,程机的才学早已同他的魂魄一道离体,支支吾吾说了就,才勉强说出天子之剑统御刑德,庶人之剑只用作杀伐。
萧瑜轻叹一口气道:“是啊,朕并非是残暴之人,何尝不愿相仿文景,可是这世上之事偏偏事与愿违。”
程机忙溜须拍马盛赞萧瑜仁德,额头上早已滚落豆大的汗珠。
萧瑜蹙眉,不解问道:“昨日你检举孙贼行巫蛊之祸,皇后昨日便突发恶疾,朕以为这孙贼实在可恶,诅咒皇后之罪罪不容诛,你说朕应当如何处置此贼才能让皇后心安?”
程机松了一口气,面露喜色,忙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此贼罪无可恕,依照律法,理应处斩。”
“那与他同谋之人呢?”
“这……与其同谋者同罪,亦当处斩。”
“好,好啊,真不愧是朕的好卿家,你说得很好!”
程机隔着那长剑窥见萧瑜面带笑意,才欲领旨谢恩,萧瑜又道:“孙贼与你向来交好,他行巫蛊之祸你一定自始明知,同谋者同罪,既然孙贼如今身在大狱之中,你又为何身在殿上?”
程机好不懊恼,可是理智早已被恐惧侵吞,连连求饶道:“这……陛下,陛下饶命——”
“将程贼带下殿去,大理寺与刑部一同严加审问,皇后凤体一日不得安康,审问便一日不得延误,朕不相信只有程机和孙青茹两人事关巫蛊之祸,务必令此人吐露实情。”
如此众臣才知萧瑜盛怒,无人敢在此时贸然出言。
萧瑜回到龙椅前,将佩剑入鞘赐予刑部官员,特别叮嘱“严查”二字,随后不待司礼高呼退朝,便拂袖一人离去。
萧琳今晨本要动身前往幽州,可是听闻了宫中消息,便命家仆先行动身,看朱成碧留京,今日才见萧瑜,便知道他心中郁结至深,如今望向他离去的背影忧心不减。
个中还有生事之人前来打探他的口风,萧琳也不愿听众臣烦扰,由一旁内侍搀扶起身,扫了众人一眼:“若是真的为国母担忧,陛下自然知晓你们的心意,可是若是滋生了不该有的心思,方才程机的下场,你们也已经看到了,我从来不相信巫蛊之术,皇后娘娘的凤体与此事有关与否,却由不得旁人相信,你们若是真的有心为陛下分忧,便各司其职,少在此议论揣测。”
言虽如此,萧琳心中却也空无着落,冬儿平日里一直健康无恙,怎么会突然生了这样的怪病,太医治不得,就连萧瑜也无能为力吗?
第121章 “来时无迹去无踪”
萧琳在宜兰园殿外幽静的角落处找到了一人静立水旁的萧瑜,秋叶灰黄,落了他半身衣袍,周围并非没有宫人,却无人上前,直至萧琳走近,萧瑜都没有半分挪动。
见此情景,萧琳在心中轻叹一声,向成碧使了个眼色,骂道:“你们这些人都是怎么侍奉陛下的!真是愈发胆大妄为了”
成碧上前搀扶萧瑜,为他扫去身上的落叶,萧瑜缓缓摆了摆手,侧身倚坐在了池畔山石上。
萧琳只好让成碧退下,走上前与萧瑜坐到了一起,良久才开口道:“清晨起水边寒凉,这时候你若是把自己的身子弄垮了,又要如何是好?”
萧瑜又是摇头。
虽早已知道他不是从前那个喜欢吵闹说笑惹他厌烦的九弟了,可是萧琳也不想看他如今日这般黯然神伤,却又无能为力,此时若是一再提起冬儿,反倒让萧瑜伤心,只盼熟识之人能尽快为冬儿寻得良医。
“……你今日在朝堂上拔剑,是真的动了杀念,对吗?朝堂之事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可是瑜儿,今日你还是有些冲动了,我知道你担心——”
萧瑜终于开口,声色之中尽显疲累,打断了萧琳的话。
“冬儿她怎么样了?”
萧琳忙道:“方才半梦半醒时吃了些药,没那么难受……如今应当睡下了,怎么?你在这里问询我,却还不去亲自看看她?”
冷冷的日光洒落肩头,萧瑜抬眸欲言,却又被阳光刺伤了眼睛一般缓缓垂目。
“非是我不想去看望,昨日看她那样整夜难受……我看了整整一夜,既不能救她,也不能分担她的病痛,今日上朝时,我满心满眼都是她夜里的样子,昨夜里冬儿一直握着我的手,她说她没事,可是我什么也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