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她一说五峰山,向晴就想起来了,这是上次对付凶煞的时候,蹭过自己的防护罩的玄门年轻弟子。不过,她也就记得这些,至于对方具体是哪家的,又叫什么名字……抱歉,当时自报家门的人太多了,记不过来。
不过曲灵已经报了名字,向晴也就假装想起来的样子,“当然记得,你好。”
曲灵脸上的笑意顿时更加真诚了,主动问道,“你是来买东西的吗?”又委婉提醒道,“这些路边摊,看看就好了,经常有人想过来捡漏,其实都是被当成冤大头宰了。”
说到最后一句,还特意压低了声音,显然也不想得罪同行。
“我们只是看看。”向晴连忙说。
“要不要去我们店里看看?”曲灵立刻热情招呼道,“我们店里东西齐全一些,而且保证都是真货。”
向晴本来是想拒绝的,听到最后一句,心下一动,到嘴边的推辞就没说出来。她本能地意识到,曲灵所说的“真货”,指的不是真古董,而是真法器。
果然,一进门,向晴就看到了店铺内浮动着的各色雾气。
第55章 法器的由来
◎原来我竟然也是有点寂寞的。◎
虽然买不起, 但向晴还是很感兴趣地逛了一圈。
在外面看着夸张,但真进来之后,她才发现, 其实法器的数量, 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多。
整个店铺, 总共也就十来件——听起来似乎已经不少,但要知道, 这家店里可是有四面墙壁和两个货架,能摆放数百件商品。
就连专门做这个生意的店铺都如此,更不用说别处了。
难得见到那么多法器, 向晴抱着长见识的想法,一件一件看了过去。
最后, 她站在货架前, 细细地端详着面前的一块……不,半块竹板,大小跟向晴的手机差不多,但窄一点, 长一点, 一边还有弧度, 看起来有点像是腕托, 不过只剩下一半了。
这东西看起来其貌不扬的样子,而且还是残缺版,属于是收破烂的人都不会收的那种,却是整个店铺里, 唯一一件带着青气的商品。
小遥见向晴盯着这竹板看了很久, 不由评价道, “这东西看起来很不值钱的样子啊……”
“这个是古代官员上朝用的笏板。”一旁的曲灵连忙介绍道, “本店这一块,做过碳14检测,是宋朝时期的古物,虽然残缺了部分,但还是很有灵性,读书人买回去放在书房里,是最合适不过的。”
“这种东西应该很好卖吧?”向晴有些奇怪地问。
这笏板也算是官员的象征质疑,就算不如官印那么受欢迎,那也应该是不愁销路的,怎么会留在店里?
“咳……”曲灵尴尬地咳嗽一声,压低声音道,“可能是……定价略贵。”
“多少?”小遥好奇地问。
曲灵比了个巴掌。
“五万?”
曲灵摇头。
“五十万?”
曲灵再摇头。
小遥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就这么一块竹板,居然要价五百万,卖不出去才是正常的吧?
向晴虽然知道这是一件法器,但她的看法也和小遥一样。
毕竟真正愿意为一件法器豪掷五百万的有钱人,肯定更愿意买那些招财添福转运之类的物品。而真正用得上它的官员或者教授之类,这个价格又有点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了。
但毕竟是带着青气的好东西,店家肯定也不会降价出售的。
所以,这不就只能摆在店里了吗?
才这么想着,就听曲灵哀叹道,“所以说没办法,这东西不仅品质高,有灵性,而且还是天然形成的,就更难得了,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只能摆在这里,看看什么时候遇到有缘人这样子。”
“天然形成的?”向晴忽然抓住了华点。
“是啊。”曲灵理所当然地点头,随手指了指旁边摆着的两件带白光的法器,“那些是我师门长辈开光加持过的,价格就便宜得多。”
向晴总算意识到自己之前到底忽略了什么:光想着来捡漏,却忘了,大部分的法器,其实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曲灵所谓的开光,就是为普通的物品附上气运,让它们拥有各种奇妙的威能。佛家和道家各有自己的搜短,都会对外售卖给信徒。当初常名为了修复向家的大阵,就从长宁寺请了一座开过光的宝塔。
当然了,虽然是人造,但门槛还是不低的。通常来说,只有大门派的前辈高人们,才有这样的实力。
而且东西做出来了,各门派肯定还要留一些自用,能流传出来的就更少了。
但即使如此,肯定也比天然形成形成的要多得多。
这里说的天然形成,不是说法器完全未经雕琢,那应该算是灵物了,在这个时代是没人见过的。大家说的天然形成,指的是一个物件在漫长的时光和特殊的环境里,被蕴养成了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