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还是头一回到这种地方来。”小遥踩着几厘米的高跟鞋,站在古玩街上左右张望,兴致勃勃的样子,“没想到这么热闹,晴晴你说,我们有没有机会捡漏?”
向晴槽多无口,无言以对。
倒是在旁边兜售的小贩,耳尖地听到了“捡漏”两个字,转头看过来,顿时眼睛一亮。
看小遥的打扮,就知道她对玄学一无所知,纯粹是来凑热闹的那种。对这些在街面上混饭吃的人来说,这种主顾是最好忽悠的了,不懂行情,还对这一行怀着不切实际的幻想,那是想怎么宰就怎么宰。
何况她看起来还那么不差钱,要是能做成一单……
立刻就有人上前,推销起来。
他们举着几样灰扑扑的老物件,吹得是天花乱坠,这个是祖传的,那个是修房子的时候从梁上起出来的,还有什么挖地基挖出来的,下乡收来的……总之个个都有来历,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小遥虽然不懂行,但她懂花钱啊。这些人围上来的样子,跟她去店里购物的时候,殷勤服务的导购也没什么分别,也让小遥毫无阻碍、十分丝滑地进入了状态里。
然后小贩们就发现,这个土豪好像没那么好宰。明明什么都不懂,硬是把他们手里的货挑得一无是处,然后挥挥衣袖,直接走人了。
“没有看上的?”向晴笑着问。
“肯定没有好东西,搁这儿糊弄我呢。”小遥撩了撩头发,“走吧,去看看别的。”
徒留一地的小贩在风中凌乱。
向晴可不同情他们,她虽然也不懂古玩之类的,但以她遍阅各种鉴宝文的经验来看,这一条街的地摊上,恐怕99%都是工艺品做旧的“古董”,剩下那1%的老物件里,也未必有一件是值钱的。
当然了,小摊的好处是价格比较亲民,更符合外行人“捡漏”的心态。不然,两边门脸高大的店铺里倒是有不少真货,但动辄六位数七位数,大部分人也就看看罢了。
话是这么说,向晴还是逛起了路边摊。
没办法,穷啊!
当初离开向家的时候,向晴将所有的钱都转进了支付软件里,也有个十几万。听起来很多,但相对于“向家千金”这个身份来说,就多少有点寒碜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原身花钱散漫,从来没有攒钱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是谭青萍有意控制,不让她手里留太多钱。
现在她住在路峥那里,几乎没有花钱的地方,这笔钱向晴就打算留着做大学四年的花销。
倒不是她舍不得拿出来给路峥买礼物,而是就算全都拿出来,估计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而且向晴来的虽然是古玩市场,但她想买的其实是法器,那价格就更没谱了。
所以,向晴虽然没有说出口,但其实她心里的想法跟小遥是一样的,就是看看能不能捡漏。
两个外行人饶有兴致地一路逛过去,一开始摊主们还会激动一下,以为来了两个冤大头,结果发现她们光看不买,很快就失去了兴趣,重新摆出了爱买不买的姿态。
向晴依旧不紧不慢,一个摊子一个摊子地看过去。
她虽然不认识古董,也不认识法器,但幸好还有天眼可以用。这玩意虽然没有翡翠文里的透视眼好用,但能看到人和物品身上的气,已经足够做出判断了。
至少到目前为止,向晴还没有看到一件有“气”的东西,连最低等的白色雾气都没有。
顺便说一句,路峥当初送她的山鬼花钱,是青色气运。这也是向晴想回赠一件法器的原因之一,礼尚往来嘛!
然而一条街逛完了,却是一无所获。
要不是自己亲眼看到过山鬼花钱的青气,向晴都要以为是自己弄错了,并不是所有的法器都有气。
不过转念想想,书里也借女主的口说过,现在是末法时代,很多东西都失传了,连修行者的境界也低得可怜。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法器其实也跟古董一样,数量只会越来越少不说,有了货源,肯定会优先送去给那些玄门人士挑选。
能够沦落到这古玩一条街上摆摊卖的商品,都不知道被筛过多少遍了,哪有那么多的漏网之鱼?
但本来就是撞运气的事,向晴也不是特别失望,正准备跟小遥说一声回去了,就听到后面有人叫她的名字,“向小姐,向晴!”
向晴有些吃惊地回头看去,就看到一个颇为眼熟的年轻女孩从一旁的店铺里匆匆跑出来,到了她面前,才又惊又喜地说,“我就说看着像,果然是你!”
说完之后,大概是看出向晴面上的茫然之色,她连忙自我介绍,“我叫曲灵,我们上次在五峰山见过的,你还记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