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米酥脆油香,越嚼越香,能吃到脆花生的油香。
凉面开胃,给的分量足,油水也足,三下五除二,嗦完一碗凉面,舔了舔嘴边的酱料汁,回味着刚才的美味。
连碗底的蒜末也不放过,用筷子夹起送进嘴里,辣得斯哈斯哈,也要把碗底的佐料都吃光光。
程帆来得正是时候,正赶上吃早饭。
桌上摆着几十碗调了酱汁的凉面,取来,用筷子拌一拌,就能吃。
见到妹妹程夏,程帆奇怪:“你怎么在这儿?”
程夏这才想起昨天忘了告诉便宜哥哥:“忘了跟你说,我来这家做几天流水席,赵阿姨没告诉你吗?”
程帆:“没有,赵阿姨只说让我来帮忙洗碗。”
见到程帆,范祥一改耷拉着脑袋的颓败模样儿,屁颠屁颠跑过来,幸灾乐祸:“哈哈,你也被我妈骗来当苦力啦!”
程夏递给他一碗两面,自己也取了一碗,用筷子搅着:“先吃饭,吃完了还有一大堆活要干。”
天气热,热得范祥没什么胃口,看程帆大口嗦面,大家吃得很香的样子,辣椒素的芳香在空气里游动。
被馋到,范祥也拿过一碗凉面,拌着拌着,被油辣椒的辛香勾起馋虫,心急一阵焦灼,迫不及待往嘴里送面条。
豁,有点香。
他扒完一碗,又拿起一碗嗦。
赵芳梅让给他爸带一份,老爸只请到一天假,今天还要上班。
范祥闷头吃面,含糊:“知道了知道了。”
张盼来得晚一些,埋怨妈妈怎么不早点喊自己起床,万一错过好吃的怎么办?
得知今天的早餐,是程夏师傅做的凉面,她洗漱完,推开房门,直奔空地而来。
怕不够吃,张家特意多准备了些,亲朋好友连吃带拿,给自家孩子带早餐,还剩下好多。
同一楼栋里居住的户主,老张也招呼大家有没有过早,家里办喜事,可能吵到大家,又是送喜糖,又是问要不要吃个凉面?
张盼把凉面搅拌好,开始品尝:“我的天,好哇塞,小夏师傅的手艺真好,普普通通的凉面都能做得这么好吃。”
她可喜欢凉面了,尤其是凉面里的蒜末,辛辣清冽,别有一番滋味。
俗话说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路过的户主好奇:“这是手工制作的凉面啊!”
张盼边吸溜面条,边回:“是啊,可香了,来一碗嘛!”
被招呼来的吴秋,厚着脸皮接过凉面,附和道:“真的好香,就是有点太辣,不过我还能接受。”
很快,在13栋有一户业主家办喜事,路过可以免费领取一份手工凉面的消息,在业主群里传开。
来晚一点的业主,虽然没能吃到传说中的美味凉面,也领到一份喜糖,跟着沾沾喜气。
第20章 锅包肉
吃完两早饭, 开始准备中午的便饭。
虽是便饭,仍然是十个菜,约莫有十三桌, 不到两百人的餐饭, 比学校五百人的食堂多, 主要是酒席菜式多, 工艺复杂,处理起来,费时费力。
尽管学校食堂分量多,胜在菜品简单、快捷, 酒席给的预算给的多, 菜式相对也复杂。
程夏小师傅带领着一堆助手, 在遮阳棚里准备处理中午的食材。
今天天气不错,多云阴天,偶尔出个太阳, 小区的人绿植有些年头,枝叶繁茂,撒下阴凉,凉风习习。
遮阳棚里, 几个立地风扇对着吹, 忙起来, 倒也不觉得热。
昨天给小区帮忙, 做的香芋扣肉、酸梅鸭和桂花糯米糕广受好评,办喜事的主家这边专门点了这些菜, 还让把酸汤财鱼片、粉蒸肉、粉蒸土豆等昨天小区活动做的菜肴也全部给添加上。
老张夫妻听闺女说香芋扣肉多么多么香, 可惜每人只有一片,还有香糯糯的糯米丸子……夫妻俩吃不到, 也想尝一尝是不是真的有女儿说得那么美味?
昨天才吃过活动宴席,今天又吃,程夏怕部分宾客和活动宾客重叠,吃多了容易腻味,按照三天流水席,每天三道菜安插进去。
程夏给浸泡出血水的猪脑壳焯水、下进卤汤里炖煮……
新鲜的肉骨头,清洗掉血水,油温升高后,葱姜蒜爆香,下入大骨头到大铁锅里翻炒,酱油、几颗冰糖,冷水泡开的香料,一碗自己调制的酱料,加入清水没过肉骨头,大火烧开,转小火焖煮。
帮厨们负责给一截截莲藕刮皮去皮,清洗海带黏液,刷洗鸡爪子,给鸡爪子修剪指甲……
比起这帮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帮厨,邵骏是矮子队伍里拔高个儿,负责更高端一点的活计。
他手起刀落杀鱼,看得旁边的范祥打了个冷颤,捏着鼻子,嫌弃鲫鱼的腥气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