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蚂蚁上树,叫他们上哪儿抓那么多蚂蚁,还有蚂蚁能好吃吗?
得到程夏的描述,原来不是吃松鼠,只是把桂鱼做成形似松鼠的形状,因此得名。
蚂蚁也不是真的蚂蚁。
确认完菜单,时间来到深夜十二点半。
挂掉电话,程夏打了个哈欠,上床睡觉。
今明后三天,有得忙了。
天没亮,她起床,洗漱完来到一楼赵芳梅家。
赵芳梅随手一指,正哈欠连天的范祥:“给你找的帮手,随便使唤,还有一个,晚一点到。主家也给安排了亲戚帮忙洗碗洗菜。”
正在甜美梦乡里,被亲妈从床上揪起来的范祥,闻言打哈欠的嘴张得吞下一颗鸡蛋:“让我打下手?”
他连连摆手:“我不行,连韭菜和蒜苗我都分不清,让我去后厨房帮忙,这不是开玩笑嘛!”
赵芳梅笑眯眯:“好呀,不去的话,手机没收。”
被拿捏了七寸的范祥,顿时没脾气了:“我去还不行吗?”
这时候才五点十分,公共交通还没开始运行,邵骏扫了共享单车来的。
见到范祥,邵骏热情道:“你就是刚来的师弟吧,你好,我叫邵骏,是你大师兄哦。”
范祥斜他一眼,没搭理。
什么师兄师弟,他又不打算学厨?
而且还是给朋友妹妹当小徒弟,给个小胖子当师弟。
集合后,三人在赵芳梅的人带领下,来到办喜事的主家,认认门。
提前采购食材的人回来了,主家租赁的厨具灶具、帐篷、桌椅板凳也一并运送来。
有人帮忙在空地搭建帐篷、锅炉,这些琐事程夏不用管,她只负责后厨掌勺。
看到有她想要的碱面,海带丝,花生米,这时候灶炉已经摆在露天空地。
清洗一遍厨具锅具,开始烧一大锅热水,给碱面和海带丝烫熟,过冷水晾凉。
热油炒香花生米,刚出锅的花生米,不脆,放到电风扇底下,用筷子搅拌搅拌,散走热气后,开始变得酥脆。
邵骏负责切黄瓜丝:“师弟,你去拌花生米,这个没有技术含量,比较轻松。”
“跟你说了,我不是你师弟。”说完,范祥爱搭不理给花生米搅拌,散热气。
他给花生米搅拌,坐到小马扎里,哈欠连天。
趁着花生米散热的时间,程夏熬了葱油、辣子油,取一只瓷碗,塞一把晾凉的碱面,黄瓜丝和海带丝,加一勺葱油、一勺辣椒油,一勺花生米,往里加葱蒜末、生抽、食盐、麻辣鲜、花椒粉、香醋、熟白芝麻,几滴香油,少许白糖。
调好味道的凉面,被放置一旁,等待取用。
等她示范一遍后,主家安排到后吃帮忙的亲戚,负责帮忙往碗里加面,把面碗送到她面前。
这样,程夏只需调个料汁,大大减少工作量。
炙热的日头升起时,空地已经搭建好遮阴的帐篷。
忙活了一早晨,主家招呼着帮忙的亲朋好友过来吃早饭。
听说老张家特意聘请了一位大厨,要办老式流水席,说实话,大家挺期待的。
现在经济不景气,也就偶尔下个馆子,谁家能天天吃的起馆子里的手工饭菜啊!
就指着老张家的酒席,搓一顿。
一大早,见到一群小豆丁,看着面生,以为哪个亲戚家的小孩。
得知这群小孩就是今天来的大厨和后厨帮手,大家面色各异,这不是过家家,闹着玩儿?
尤其是当老张指着为首的一个瘦胳膊瘦腿儿的小姑娘,说是今天掌勺的大厨。
大家都觉得老张吃错了药。
后面有赵芳梅打包票:“别看小姑娘年纪轻轻,人家可是青阳二中中餐班学生,一顿烧五百人份的餐饭。”
有人觉得程夏年纪轻轻,手艺肯定不到家,听完惊呼:“这么厉害啊!”
赵芳梅抬了抬下巴,得意说:“可不是,老张家闺女儿不是在咱们社区工作嘛,昨天吃了社区宴席,给老张两口子打包了饭菜,两口子吃了觉得好,找我从中牵线。”
“我说怎么老张提前在酒店订了宴席,定金都交了,怎么突然想到在小区办流水席。我得尝尝凉面去……”
初升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露气散去,温度攀升。
忙活的人浑身热汗,燥热不已,这时候端上一碗凉面,用筷子搅拌搅拌,让每一根面条均匀地裹上料汁儿。
裹上料汁油汁的面条,油光水滑,点缀着蒜末葱花,海带丝和青瓜丝,随着搅拌,料汁里的葱香分子飘荡在空气里。
辣椒素刺激着味蕾,分泌口水。
迫不及待嗦一口面条,柔韧的面条裹满了油脂,爽滑有嚼劲儿,偏香辣酸甜口,海带丝青瓜丝丰富了口感,清爽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