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和胡萝卜,很好地缓解了肉丸子的油腻,糯米柔软有韧劲儿,糯叽叽,这可太香了。
一口接一个,吃完第二个,再去夹第三个时,发现盘子又空了。
粉蒸肉、粉蒸土豆,都是软和的食物,颇受老年人们的喜爱。
粉蒸土豆沙沙绵绵,像是一颗颗小沙珠填满了口腔。
淋上一点点香醋,酸甜分子刺激着舌尖分泌口水,配着绵绵的土豆沙,简直点睛之笔。
粉蒸肉,年轻人酷爱挑瘦肉多的五花肉片,老年人则更喜欢肥肉片。
在高温水蒸气的包围下,使得肉片剧烈收缩,脂肪里的肥油沁出。
肥肉片跟嫩豆花似的,非但不腻,油汪汪,肥嘟嘟,香得很哩!
这些年轻人,不懂得欣赏肥肉,这样正好,全部便宜了她们这些老人家。
鸡块炖白萝卜,漂浮着一层红油,看着微辣,有些老人吃不得忌口不吃辣,有的老人嗜酸嗜辣,终于见到一道香香辣辣的菜品,顿时双眼冒光。
白萝卜块炖得烂乎乎,一抿,化作一汪萝卜甜汁儿。
炖了快一小时的鸡块,牙齿轻轻一扯,骨肉分离,好脱骨。
鸡块脱骨软烂,煮得很入味儿,一点点辣度,大多数老人都能承受。
酸汤财鱼片,光是名字听着就喜气。
黑木耳嫩滑脆爽,嚼起来咯吱咯吱响,超爽口的。
财鱼片嫩滑鲜美,筷子轻轻夹起一片,色如羊脂白玉般,鱼肉鲜嫩,酸香开胃。
捞完嫩鱼片和黑木耳,剩下的酸汤,邵骏感觉拌个饭吃,肯定香喷喷。
酸梅鸭,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酸酸甜甜的梅子酱,赋予了鸭肉精彩丰富的灵魂。
鸭皮被热油煎出部分脂肪,经过酱汁的久煮酝酿,鸭皮柔软而q弹,裹着暗红色的酱汁,牙齿一扯,连皮带肉,还有酸梅酱汁一同吸溜到嘴巴里。
鸭肉不腥不膻,配着酸梅酱汁,令人胃口大口。
香菜拌黄牛肉一上桌,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立马见了空。
拌黄牛肉,没有太复杂的烹饪技巧,吃的就是食材原本的味道,加上一点点料汁的辅助,最大程度展现出牛肉的鲜美。
入口香辣,黄牛肉片表面裹着少许红油,丝丝缕缕的香菜清香,咀嚼到后面,只剩下牛肉原本的特殊香气。
凉拌什锦蔬菜一上桌,程夏就知道这场宴席要接近尾声了。
红油拌的藕片、海带丝、海蜇丝、豆皮,千张,青瓜、黄花菜等,清爽解腻。
凉拌菜,可谓是夏天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下饭下粥,嘎嘎香。
最后一道桂花糯米糕上桌,宴席准备结束。
“没想到还能吃到这种路边小吃摊卖的中式糕点,以前听我家老爷子说起过,他们小时候,街边倒到处都有摆摊买小吃的商贩,可惜现在看不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都被弄丢了。”
赵芳梅循声望去,说话的老人约莫七十多岁,老得门牙都掉了,难怪说以前到处都是摆小吃摊。
赵芳梅打出生起,就没见过路边摆小吃摊的。那应该是上一辈的事儿,这么想着,还挺羡慕上一辈吃到路边摊的人。
不像她们,只能天天吃预制菜包。
“小赵啊。”对方突然叫住她,说:“今年小许的厨艺见长啊。”
今年的菜品,意外的合大家口味,桌上十道菜,全部空盘,根本不够吃。
尤其是桂花糯米糕、香芋扣肉、还有酸梅鸭,她就喜欢得不得了。
赵芳梅:“您误会了,今年小许临时有事,来不了,我找了同小区的小姑娘,她是青阳二中中餐班学生,我给你们介绍认识认识。”
每人分到三块桂花糯米糕,邵骏舍不得吃,从口袋掏出个干净塑料袋,小心翼翼把三块桂花糕包进去。
看得程夏犹豫,要不要给便宜哥哥也打包点米糕。
仔细想想,她又不是不会做,想吃了就蒸呗。
三块米糕,也就过个嘴瘾,越吃越馋。
想着,她一口一个米糕,吃到最后一个,噎得直翻白眼。
这时,传来赵阿姨的声音:“小夏,我给你介绍几个奶奶认识。”
程夏被米糕噎得猛锤胸口,咕噜咕噜灌了几口水,才把糕点咽下去。
米糕香是香,就是太噎人。
她被赵芳梅拉着介绍给几位奶奶认识,被大家夸了又夸,把程夏美得冒泡。
夸她厨艺好,长得漂亮,年轻有为,以后肯定有大出息,能挣上大钱。
回去的路上,程夏脚步轻飘飘。
夸她漂亮,她笑笑不说话。
夸她挣大钱,程夏顿时心花怒放,看人的目光,都亲近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