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酸,九分甜,如果不是细品,根本吃不出酸味,果味香甜,一口咬开,竟然爆了汁儿。
“果然很甜。”程夏尝鲜了几颗,把草莓盒放到一旁,等有空的时候再吃,现在她要开始准备今天的早点。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摸索,超市靠着早餐小吃,目前已经积累到一批顾客,每天都有顾客排队,来晚点,根本买不到。
牛肉面不太挣钱,作为店里的招牌,暂时不会下架,也不可能增加分量,毕竟牛肉挺贵,万一哪天没卖完,损耗挺大。
所以,程夏给店里增加了豆浆和油条,看似廉价,油条的利润,几乎对半赚,豆浆的利润更高。
光是油条和油条,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程夏想着好久没吃过鲜肉馄饨,打算今天尝试着做点鲜肉馄饨卖。
市场买来的馄饨皮,只需用料理机把一块梅花肉,打成肉馅儿,加葱姜水,食用油锁住肉馅水分。
肉馅儿裹进皮里,一包一折,一颗憨态喜人的元宝馄饨便做好了。
趁着空闲时间,她包了几十个,渐渐的,卷帘门外,传来杂乱无章的脚步声。
有顾客扯着嗓子喊:“老板,什么时候开店啊!”
这是等不及了。
程夏每天早晨七点四十开始营业,看时间,还差五分钟,见外面等着人,她干脆拉开卷帘门,取来做好的馄饨价目表。
看见她的动作,有食客念出声:“鲜肉馄饨,小份14元十个,大份18元十五个。”
猪肉馄饨18元一份,这个价,大多数顾客觉得不如吃牛肉面,牛肉死贵,才22元一碗,很实惠。
谁知道馄饨好不好吃啊,都不愿意当试味小白鼠,猪肉馄饨遭到冷遇,程夏一点不着急。
她准备的分量不多,一盘子猪肉馅儿,卖不掉的话,还能拿来炒菜吃,反正也浪费不了。
直到李欣欣小姑娘,见程夏趁着煮牛肉面的间隙,抓紧时间解决早饭,吃着现煮的鲜肉馄饨,小姑娘眼睛都看直了。
连续吃了几天牛肉面,越吃越想,很上瘾,奈何钱包遭不住,今天来买点豆浆油条,打算等月底父母单位发了工资,再买牛肉面解解馋。
看到程夏碗里皮薄馅大的鲜肉馄饨,几近透明的馄饨皮,可以清晰地看见里面的大颗肉馅,白里透着肉粉。碗里还加了一种黑糊糊的香料,闻着有一种很香的葱油味。
没吃过的食物,李欣欣总觉得心里跟有个猫爪子在抓似的,父母给的早餐费又有点少,可是她又很想吃馄饨呢!
等程夏放下碗,把煮熟的面条捞出,送走前面的顾客,问她:“要点什么?”
李欣欣咬咬牙,掏出了自己的小金库:“我要两个大份的鲜肉馄饨。”
小份十个14元,大份十五个18元,两个大份可以拆分成三个小份,整整便宜了6元!
虽然李欣欣从自己的小金库掏出30元,但是通过她灵活的小脑袋瓜,赚到了整整6元。
好奇黑糊糊又很香的香料,李欣欣问:“这个黑的东西,是什么啊!”
程夏也不藏私:“葱油,很香的。”
李欣欣点点脑袋,她闻着也觉得香,不然不会注意到。
……
给了女儿6元钱,买豆浆油条,结果她兴高采烈拎回两大份鲜肉馄饨回来。
李欣欣跑厨房拿了干净的碗和汤勺,从两大份里各舀出五颗馄饨,倒上汤汤水水,连葱油也扒拉了一些到自个儿碗里。
这样一番操作,一个小份馄饨出来了。
听完女儿的解释,李家父母觉得夸女儿脑子灵活转得快,大概是因为占到便宜,鲜肉馄饨吃起来香喷喷。
李母边吃边说:“我这个里面肉好多,蛮鲜的。”
李父也附和道:“是不错,她家下料足,食材新鲜,味道也好。”
李欣欣吃惯了香香辣辣的牛肉面,对它的热辣一见钟情,二见倾心……初初品尝到鲜肉馄饨,感觉清汤的馄饨味道比较淡,不像牛肉面让人一眼忘不掉,越吃越上瘾。
慢慢的,这碗清汤馄饨通过一波波的鲜味撩拨,成功征服了李欣欣,又烫又鲜,汤汤水水融入了葱油香,也是鲜鲜的。
第71章 炸鸡叉骨
六十多份牛肉面售完, 没买到的顾客一部分选择了豆浆油条,一部分把目光落到案板上圆圆鼓鼓的馄饨……
鲜肉馄饨,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吃腻了豆浆油条的食客, 会选择来一份小馄饨, 大家排排坐, 随随便便一坐, 不拘束,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