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欣立马掉头,两步走到小吃工作台:“老板,我还要两个炸虾饼。”
说完,程夏听见蓝牙音箱传来的提示音——“收款到账10元。”
短短几秒钟,捕捉一枚回头客,程夏眉眼的笑容更灿烂了:“好的,马上给你做。”
带孩子的家长见了,也要了两个炸虾饼。
营业不到十分钟,立马进账30元。
大概是因为炸虾饼的香气,加上小吃工作台前等候的食客,普通人有从众心理,闻着香气,又看到有食客等候,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波人。
时间比较赶的人,瞅一眼,看等了七八人,便离开了,决定改天人少的时候再来尝尝鲜。
也有时间充裕的,被炸虾饼的香气勾得走不动路,耐着性子等候。
一小时后,程夏准备的一盆面糊糊全部炸完,进账580元。
这580元里,还有程夏的5元钱。
毕竟这家小超市是她们三人合伙店,得公私分明,一开始制定出个章程,后续才不会乱套,账务清晰分明,免得以后大家因为利益闹翻,相互扯皮,连朋友也没得做。
听程夏说要按照章程办事,合理分配利益,正是为了大家长长久久的友谊,方芸景沉默片刻,同意了。
邵骏觉得无所谓,反正他相信程夏,他夏姐又不可能害他。
等邵骏匆匆赶来时,看到程夏正收拾小吃工作台,心中顿时不妙:“夏姐,虾饼还有吗?”
“没了。”程夏把抹布递给他,她看看时间,在路边扫一辆共享单车,赶往学校。
邵骏一路气吼吼跑来,结果没吃到虾饼,心情别提有多么难受了。
他守着店,隔三差五有食客登门问:“你好,我朋友说在你这里买了炸虾饼……”
对方用目光巡视着空荡荡的小吃工作台,言外之意是,我怎么没看见炸锅和虾饼糊糊?
邵骏蔫蔫回:“今天没了,明天下午才有炸虾饼卖。”
没能买到朋友口中神仙美味的现炸虾饼,对方比邵骏还蔫巴。
下午三点钟,邵骏有课,方芸景也抽不出时间,她们还没招聘到合格的营业员,只得暂时关门。
次日一早,昨天买到炸虾饼的食客们,兴冲冲来小超市购买,发现人家店铺没有开门。
午后一点,方芸景来店里开门营业。
看到小超市终于开门了,带着自家孩子吃过炸虾饼的家长,已然被炸虾饼的美味俘获了味蕾,见有收营业员趴在收银台刷卷子,赶紧过来买点。
一问,得知这会儿没有,下午才开始卖虾饼。
问了确切时间,刚好是放学后,家长心想着到时候接完孩子过来买炸虾饼,应该赶得及。
一下午,时不时有食客进店问炸虾饼,被打扰刷题的方芸景,不厌其烦地回答。
后来她干脆建了个群,让食客们加群,群里会通知什么时候开店卖,这样省了不少事儿。
下午四点半,程夏匆匆赶来,拎着摊主特意给她预留的新鲜虾仔。
昨天准备的一百多份不够卖,今天因为好多食客过来问,她准备了两倍的量。
方芸景看时间还早,店里有小厨房,打算小露一手:“我给佳佳和邵骏发了消息,她们一会儿过来,我去买点菜,我们好久没有聚在一起吃晚饭了。”
程夏:“好啊,店里我看着,你去吧。”
何佳佳到时,惊讶发现小超市已经积累到一批食客了,打开口碑的恐怖速度,让她想起在二中食堂时,被吃吃吃支配的恐惧。
那时,初来乍到的程夏用电风扇,一锅酱猪蹄儿,吹出咕噜咕噜的飘香,一战成名。
这次,她又利用炸货的香气,成功引来了许多食客。
一眼望去,店里排了十几位顾客,有年轻面孔,也有年长者,还有刚接完孩子下学的家长们。
炸虾饼,果然老少皆宜啊!
何佳佳没吃过炸虾饼,但是她听说过二中学生们说起吃吃吃窗口的炸虾饼,滋味出奇的香,叫人恋恋不忘。
其它窗口也试图模仿过她家的炸虾饼,都不是那个味儿,没她家的清甜不腻,没她家的香酥。
可惜后来,吃吃吃窗口很少做炸虾饼,想买也买不到。
食堂里卖3.5元一个,这里卖5元一个,大家也不觉得贵。
何佳佳心道能有多好吃,她买个尝尝不就知道了。
扫了5元,何佳佳也跟着排队。
见到她,程夏眨了眨眼,又低头忙活了。
很快轮到何佳佳,终于拿到属于自己的炸虾饼,刚出锅的,油脆油脆的,连虾壳也被炸得香酥的,焦焦脆脆,特别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