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父母都夸他做的饭菜,有模有样,比外面饭店做的好吃。
两个月过去,他从一开始揉面团,粘得满手湿面糊,被面团戏弄,被面团揉圆搓扁……到现在手面光洁,不沾一点面泥,他也可以让面团变得听话,任自己揉圆搓扁。
邵骏的进步飞快,擀面团,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擀好的长条大面片,抹上一层干面粉,用圆形模具拓出饺子皮,省了工序,又省事。
邵骏和刘爱芳两人负责包饺子的工序,掌心摊开一块饺子皮,填上肉馅儿,一对折,捏紧边缘,收口即可。
怕两人学不会,程夏特意给两人示范了一遍最简单大肚饺的包法。
邵骏有些贪心,第一个包的不成样子,装了足足的肉馅,根本包不住,还把饺子皮给捏破。
吸取经验后,虽然第二个丑丑的,总算给包上,有点饺子的模样。
因为有好几种馅料,怕搞混了,包好的饺子放到不同的容器里,备用。
等程夏忙完别的,距离下课铃,还有十分钟。
给两只汤桶加清水,大火烧开,下饺子喽。
大火煮开后,立即转小火慢煮,以免把饺子皮煮破,还可以往沸腾的热水,倾倒半碗冷水,避免饺子皮破裂。
程夏用铲子轻轻抄动:“就像现在这样,煮到一个个饺子浮出水面,代表熟了。”
邵骏听得认真,赶紧记到小本本上。
煮熟的水饺,放到容器里,程夏让邵骏去煮下一锅。
她烧热滚油,浇淋在辣椒面花椒面,调成一碗辣子油,又取来几只瓷碗,有香醋、生抽、葱花和蒜末,以供食客们自行调味。
正好把这些调味料碗,摆放到窗口,听见下课铃声响起。
邵骏把煮好的两种口味水饺,分别捞出,还剩下最后两锅。
当江梦和严欣赶来时,看到面前摆着好多水饺。
价目表,手工水饺13元一份(15个)。
半成品的水饺,十几块一袋,谁家没吃过?
印象中的预制水饺,汁水挺多,就是没啥肉,平平无奇,不功不过,吃着也就那样。
不知道手工水饺,又是什么味道?
刚站定,听见打饭阿姨问她们急不急,后面还有两种口味的水饺,急的话,可以给她们先打饭。
江梦和严欣一听,谁知道后面还有没有更想吃的馅料,不约而同摆手:“不急不急,我们可以等。阿姨,还要等多久啊?”
刘爱芳:“一分钟,马上好。”
果然,不到一分钟,另外两种馅料的水饺,也被送来。
江梦定睛一看,是玉米猪肉饺和猪肉韭菜饺。
果然没等错,她最爱吃玉米了。
她要的玉米猪肉和猪肉韭菜最多,其次每种口味各要了两个,尝鲜。
打完饺子,被阿姨提醒旁边有调料区,可以调自己喜欢的味道。
见程夏和邵骏在给自己调料汁儿,把饺子放近打包盒里,似乎准备打包外带。
程夏给程帆打包一份饺子,打算叫个跑腿。
邵骏也有模学样,自掏腰包买下两份水饺,让父母也在冬至时节,吃上手工水饺。
她们在打包分装,江梦凑来看。
一眼望到色泽红亮的辣椒油,空气中飘荡着辣椒的辛香分子,火辣辣的辛香,无声撩动着味蕾。
麻辣浓香,江梦忍不住吞咽着口水。
这个辣椒油闻着就很诱人,拌菜应该也是香香的。
呜,好想把辣椒油碗也一起打包走。
江梦只敢想一想,她可干不出这事儿。
爱吃辣,能吃辣,她足足给自己餐盘隔间,要了三大勺辣椒油,一点点蒜末,来到用餐区。
辣子油的飘香,如汹涌的潮水一阵接一阵,钻入人的鼻腔。
刚入座,江梦立刻抓起筷子,夹起一只玉米水饺,蘸着辣子油,送到唇边。
因为刚出锅,水饺烫乎乎,吹走热气,小心翼翼咬开饺子皮,汁水横流,多得差点溅到衣服上。
轻轻吮吸掉饺子里的油汤汁儿,再慢慢吃饺子,饺子皮爽滑劲道,仿若果冻般的滑溜溜。
辣子油的热辣,在口腔里发作起来,灼灼热浪之中,一点麻香,层次感分明。
高温热油把辣椒炸焦,溢出丝丝缕缕的糊辣椒香,若隐若现,偶尔能咀嚼到白芝麻的颗粒,更添风味。
肉馅鲜嫩嫩,给的很足,一口下去,满是肉肉,跟外面卖的半成品、少肉多配菜的水饺完全不一样。
吃吃吃窗口的水饺,肉肉多,配料少,还爆汁儿。
玉米粒清甜无渣,香浓的玉米汁儿爆开,甜甜的,太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