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坐下,还真有人耐不住性子,就问起了一道菜的做法。
这人正是鲁伟,他虽然性格固执守旧,但对厨艺同样极有追求,这时候也顾不上心里的想法了,倒是真正把时筠当成了可以请教的人。
“你这道菜是怎么处理的,我以前做的时候就……”
“好了,大家正吃饭呢,你就说这些。”
他们师门内互相讨论厨艺正常,但在厨艺界很多人是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秘方的,方晴怕时筠不好拒绝,连忙先开口了。
鲁伟这才反应过来,有些不好意思,但他又实在想知道,一时间有些为难。
“没关系的,我用的法子也不是什么秘诀,只是我在处理这食材时……”
时筠却没觉得冒犯,反而直接就把答案说了出来。
这下其他人也忍不住了,纷纷问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除了处理食材,还有掌握火候,甚至摆盘的小技巧。
时筠都把自己的心得分享了出来,问问题的人都是老道的厨师,讨论中也提到了不少自己的经验,这样的沟通同样对她也是很有益处的。
卫则眼看他们聊得兴起,心里的一丝担忧也终于放了下来。
光有这些师弟妹们回来得兴楼还不够,得能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回来,才能拧成麻绳力往一处使,把得兴楼建设好。
让厨师心服口服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在厨艺上征服他们了。
有了这“下马威”的欢迎宴,即使是鲁伟,也不好再对时筠说什么之前的打算了。
接下来他们在云溪村又住了大半个月,期间在云间恢复营业,也看到了开门时的盛况。
尤其是开店以来,头一次休息这么久,前几天嗷嗷待哺的食客们简直拿出了十二分劲头,店内人流量更是堪比春运的火车站。
但时筠依然把食材、人手等都安排得井井有条,遇上些突发事情也处理得很好。
“大师兄的眼光我们还是远远不及啊,他都夸的人,我们之前居然不相信。”
“现在的年轻人,可比我们那时候厉害多了,小筠绝对有能力担起得兴楼,当然了,也少不了我们。”
方晴这话一出,其他人纷纷点头。
就连鲁伟都少见服了软,感叹道。
“是我有眼无珠了,能者居之,有本事的人,更不应该以年龄来评判。”
正好人都齐了,时筠还把她对得兴楼的一些想法,也拿出来和大家讨论了。
到临走时,所有人都雄心勃勃,仿佛回到了当初和师傅一起创办得兴楼的时候,只等着要大干一场了。
日子红红火火得过去,一转眼就到了腊月底。
卫则父母去世得早,现在也只剩下几个远亲。
这么多年头一次在国内过年,不少朋友都邀请他一起过年,但他最后还是决定留在云溪村。
这还是沈兰夫妻俩主动提的,时筠虽然心里有这个意思,但也有些顾忌养父母的想法。
毕竟经过了姜家的事情,他们俩对这种事很是敏感。
之前坦白凌家和得兴楼的事时,时筠就斟酌了很久要怎么说。
不过凌老爷子声名在外,早在时振远学厨的时候就享誉全国了,他们又跟卫则在在云间相处了好几个月,也能看出人品性格。
所以知道凌家的事,还有卫则的身份后,虽然有担心,但思索之后,两人也很支持她担起重振得兴楼的责任。
甚至主动提了,要时筠把卫则当长辈尊敬,邀请他一起在云溪村过年。
过年时杨莹莹爸妈也回来了,杨爸爸当时把云溪村报给《我们的田园生活》节目组,结果促成了一次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合作。
年底他就因为这件事升了职,现在被调去专门负责云溪村的对外宣传,还到处说自家女儿为建设家乡出了力,骄傲得很。
过完年之后,卫则总是要去拜访下远房亲戚,以及国内的朋友,所以就先启程了。
时筠则是过了元宵节,才准备离开云溪村。
“小筠,你想做什么就放心去做,在云间这儿有彭师傅,还有我和你爸,肯定能管得妥妥当当。”
沈兰以前身体不好,连照顾女儿都有些力不从心,但这次时筠回来之后,她的状态是越来越好了。
前段时间去医院做了个体检,这指标都快跟年轻人差不多了,她自己觉得可能是女儿回来了心情好,所以身体才越来越好。
但不管怎么样,现在拥有了健康的身体,还能帮时筠搭把手管好在云间,沈兰每天都感觉精神头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