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是他先前装得太过了,李婧冉似乎总是给他加了一层柔和的纱,觉得他脾性极好,身子骨又弱,对着许钰林有种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怜惜。
李婧冉听后却不以为意,随口接道:“方尔南可喜欢你了,和你呆了一下午,回去后嫌弃了严庚书足足三天。”
她似是想到了什么,倏得笑了下:“严庚书快郁闷死了,觉得你一个下午就把方尔南惯坏了,直说你是个祸水。”
许钰林听到“祸水”二字也弯了下唇,温声询问:“那你呢?”
旁人觉得他是个祸水,那和他几乎称得上是朝夕相处的她呢?她心中又是如何想的?
他的嗓音在逼仄的房间内显得格外清晰。
新婚晚会的后台等候室原本是一个大厅,被人用硬纸板权当隔断,一间间临时的“小屋子”都不算大,恰好能容得下一案和两人。
如今他们正坐在方正的矮案旁,面对着面,李婧冉因顾及着许钰林不喜茶香而并没有去倒桌上的茶水,因此他们的小屋比旁人少了几分氤氲的湿润。
气氛显得粘稠过头了些,李婧冉的指尖捻了下裙摆的欧根纱,故意装傻充愣:“我也觉得倘若你有孩子,你一定是那种会把孩子惯坏的爹爹。”
许钰林注视着她半秒,失笑地摇了下头,只是道:“故人之子当宽宥之,自家子女当严律以待。”
毕竟许家虽然是个小门小户,但许父早些年也算是读过几年书,家中也讲究一个“修身”和“齐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童幼时还未形成足够成熟的思维模式时,适当的引导和规范是分外有必要的。
若当真论起养闺女,看着寡情严苛的严庚书才是实打实地溺爱,嘴上骂骂咧咧地隔三差五威胁方尔南,但是行为却展现了何为口嫌体正。
李婧冉曾在不经意间听到飞烈营的人笑成一团,说的就是严庚书的刀子嘴豆腐心。
小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些挑食,方尔南更是如此,到了饭点那叫一个难伺候。
严庚书实在被她扰得暴躁,臭着脸把碗往桌上重重一放,语气沉沉地道:“吃个饭还要我求着你不成。”为了给女儿立个规矩,严庚书甚至还铁面无私地吩咐厨房的人过了饭点就不许再投喂方尔南。
摄政王都开口了,厨房的人自然唯唯诺诺不敢违背。
结果到了晚上,方尔南果然饿了,一路爬到严庚书身边拽他下摆:“饿饿,饭饭。”
严庚书无动于衷,冷笑两声:“饿着,饿个两顿就记得了。”
方尔南锲而不舍,拿那双葡萄一样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卖萌。
严庚书松动了。
方尔南再接再厉,奶乎乎地喊了句:“爹爹~”
严庚书仿佛在他心中听到了“啪”的一声清脆声响,是打脸的声音。
他认命地弯腰抱起女儿,低叹一声,怎么也想不通为何方尔南分明也不是李婧冉亲生的,怎么和她一样娇气又难伺候。
据说当天晚上,飞烈营发生了一件大事。
二更天,士兵巡逻时发现熄了灯的后厨传来窸窣的动静,全员分外戒备,小心翼翼地拿着烛灯踢开门厉声呵:“谁在那里——”
结果和抱着方尔南来厨房偷食的严庚书面面相觑。
士兵剩下的话都卡在了嗓子眼,他哑了许久才从喉咙里挤出了几个字:“王,您不是说任由小小姐再怎么哭闹也不许给她吃的吗?”
即使是抱着孩子,严庚书依旧是那副威严的模样。
他淡定地放下了蒸笼盖子,撩着眼皮面不改色地道:“嗯,她这不是没哭闹吗,奖励她的。”
士兵:.......
不得不说,得亏了方尔南的烈士之后的血脉,才能被严庚书这么溺爱着都不长歪。
至于许钰林,他可则是属于会在小事上给孩子极大自由的类型,但大事上的规矩是一定会立好的。
不论女儿是想夹枪弄棒还是舞文弄墨,许钰林都会眼都不眨地答应她。
他会给她自行选择人生的权力,可是如果她凡事都只尝试却很快放弃时,许钰林便会很严肃地和她坐下来谈谈心。
若是论起无底线的纵容,许钰林料想这个词并非是留给孩子的。
而是妻子。
李婧冉听了许钰林的话却不怎么相信,她往椅背上一靠:“话说得好听,但你那么心软,小孩子一哭你指不定就缴械投降了。”
许钰林不置可否,并未在这种假设性的话题上花费太多时间,毕竟他这辈子不会有孩子,也无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