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牧挑选了好半晌,总觉得哪一朵花都有它的不完美,挑挑拣拣一炷香后才终于找到了个勉强合他心意的。
他捻着花朵再次推开正殿门时,看到的便是那在之后循环里无数次见到的那一幕。
雪□□致的花朵坠落在地,被他奔过去时无声践踏碾压成泥,李元牧看着倒在地上的琴贵妃,声音都是颤的:“母......母妃......”
琴贵妃奄奄一息地倒在血泊里,艰难地望着他,在咽气前断断续续地对他道:“元牧......醒来吧.......”
巨大的悲恸伴着潮水般的疼痛席上心头,千万根金针从指尖一路末入血液里,在体内游走着,尽数朝最脆弱的脑部神经席去。
李元牧只觉头疼得仿佛要裂开,他无声地哭着,额角淡青色的筋络暴起,让他痛不欲生。
也是在那一刻尖锐又清醒的疼痛下,李元牧发觉了一切的真相。
他依恋的,是那个在雷雨夜穿过磅礴大雨拥他入怀的华淑。
可他潜意识里却忽略了那晚的殿门分明从未开启过。
他依恋的,是那个会为了他顶罪、替他受杖责的华淑。
可他强迫自己遗忘了他趴在床上养伤的那些时日。
他依恋的,是无时无刻都在关心他、帮助他、护着他的华淑。
可他故意省去了自己因华淑的压迫而痛不欲生的日子。
假的,都是假的。
华淑当然是真实的,她这些年来是那么肆意地压迫着李元牧,会巧笑倩兮地把他推进池塘让他近乎溺死,也会分明看到二哥往紧闭的祠堂里放毒蛇而默不作声。
不存在的,仅仅是李元牧口中那个对他好到骨子里、让他病态依恋着的华淑。
这一天成了李元牧的梦魇,他失去了自己的母妃,也失去了那个被他深深笃定一直会护着他的阿姊。
至于后来,为什么李元牧还能看到“华淑”呢?
那是他偶尔的自我纵容,既是纵容也是强迫。
他需要给自己一个借口——一个手握重权,还能把施暴者继续心无芥蒂当成亲人的借口。
他们的母妃不会希望看到他和华淑自相残杀的。
诚然,为了坐上这个位置,李元牧放弃了很多,放弃了自己的君子骨,放弃了那个纯善却软弱的自己,放弃了一切不属于一个帝王的情绪。
他不再一味地隐忍退让,反而开始肩负起了一位储君应当有的一切,在严庚书朝他抛出互相利用的橄榄枝时,以一个赌徒的心态牢牢地握紧了他。
李元牧的确有着远超旁人的智慧,兴许这也是为何他会患上这臆想症,毕竟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予一个人才华的同时势必会拿走些其他的东西。
然而这份智慧并不能让他心安,反而让李元牧有着超乎旁人的忧虑。
李元牧为何从不曾学棋?因为他忧虑的实在太多了,旁人走一步看三步,而李元牧必须要强迫自己纵观全局,才能迈出他的第一步。
说他怯懦胆小也好,杯弓蛇影也罢,他的确就是这么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严庚书担心李元牧成长起来后会把他砍了,李元牧又何尝不在担心严庚书会借势一举把他歼灭?
因此李元牧开始着手引诱裴宁辞心中的恶劣因子。
亲眼目睹师兄面容平静地被烈火烧死实则给裴宁辞留下了极深的心理伤疤,他一向对世间的情绪漠不关心,可这一刻的裴宁辞开始犹豫了。
他开始思考,自己这么做究竟对不对?
这个大祭司的位置究竟有什么价值?
他到底应该当个什么样的人?
李元牧的引导着实是恰到好处,他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告诉裴宁辞:你没错,你得去争,你要的就是这份名誉。
长此以往,裴宁辞终于在他继位后突发水患时,抓准时机登了城楼。
至此,白衣祭司裴宁辞彻底进入了民众的视野,扭转了严庚书一家独大的势力。
可怕吗?就连李元牧自己都觉得他挺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他已经快想不起来曾经被宫人誉为“温柔七殿下”的自己长什么样了。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由他母妃身亡的这一天开始的。
如果可以,他也想当一个普通人。
堂堂正正地生,干干净净地死,无须轰轰烈烈,平淡即可......
李婧冉问完这句话后,她便看到李元牧的神色有一瞬的恍惚,但很快被他掩盖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