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吉祥这一动, 不仅把他藏在宫里的势力都动用了, 连藏在宫外, 不能见光的私兵和私藏的武器,也全都拿了出来。如此一来,反而比直接抄家省事一些。
朱元璋转念想想,觉得十分有道理, 心中的火气顿时消弭了不少。
其实他生气的点主要在于,这蠢玄孙实在是不得用, 竟然让那些阉宦们,作威作福到此种地步,难怪大明的生机和国运,就是这样被消耗的。
不过说来也是,祸兮福之所倚,曹吉祥此次宫变,闹了不小的波澜,但除了王直所说的好处外,也让朱元璋看清楚了不少人的忠奸,尤其是他另一个玄孙朱祁钰。这孩子为人厚道仁善,对兄长也一片赤诚,在皇家也是难得的好孩子。
朱元璋愁的是,这孩子过于软和了,胆子也不大。在偷偷和朱元璋说了曹吉祥想要宫变一事后,竟然一晚上都没睡,一大早起来对着曹吉祥演戏时,生怕漏了馅儿,一直装绷着脸,整个人僵硬得像木头人似的。待曹吉祥一伙被控制,他又软成了面条。
思索了一会儿后,朱元璋对朱祁钰道:“你先回去换身衣裳,好好休息会儿,下午陪我去营中巡视。”
朱祁钰吓一跳,直接从龙椅上滑了下来,跪在地上:“皇兄,臣弟忠心一片——”
朱元璋直接用点心把他嘴堵了:“你真对我忠心一片,就听我的。”
朱祁钰拿下口中的点心,慌忙咽下嘴里的部分,因为太匆忙,反而打了个嗝。
朱元璋见他眼红红的,还带着水气,像个兔子似的,忍不住哈哈笑起来,笑过之后,朱元璋用手在朱祁钰头上摸了几把,说:“别多想,快回去歇着,下午我着人叫你。”
朱祁钰知道这事儿是推不掉了,只好磕了个头,爬起来后,一边吃着朱元璋塞给他的点心,一边往自己的宫殿走去。
一边走着,他心里还一边琢磨:曹吉祥说皇兄是有邪祟附身,可是邪祟会如此厉害,会待自己如此亲昵吗?皇兄刚刚摸自己的头那一把,虽然力气极大,但是感觉比从前的皇兄,对自己更亲昵了。
待啃完了手中的点心,站到了自己宫殿的门口,朱祁钰想到:此时的皇兄,若能挽回大明国运,即便是别人附身,未必不是好事。之前的皇兄,太过于听信王振那些人,太后对他又有些辖制,使得皇兄行止都不自在。现在的皇兄显得粗犷许多,可也强大许多呢!
想通此节,朱祁钰的心也就慢慢地安定了。
朱元璋送走了朱祁钰,又名文武群臣下去歇息,他自己也要去换身衣裳,这一路冲杀回来,身上沾染了不少血迹。
就在他去偏殿换衣裳的时候,孙太后带着人急匆匆赶来了。
朱元璋还在里面梳洗,就听到外面的人在吵嚷:“太后娘娘!陛下正在更衣!请稍候片刻!”
朱元璋叹了口气,这后宫真麻烦,他自己的后宫就没这么多事,被马皇后管得安安生生的。
根据印象来看,这太后也是有点关于皇帝的风吹草动,就急不可耐的主儿,少不得又要费一些精神去应付。
朱元璋故意磨磨唧唧地穿好衣服,才命人打开殿门,让太后进来。
孙太后一进来,就嚷嚷道:“皇儿!你怎可让朱祁钰那小子跟着你去巡视大营?!”
朱元璋皱眉,虽然太后算是宫里位份最高的,但是见到皇帝这么大呼小叫的,似乎也不太合礼仪吧?
孙太后也觉得奇怪呢,往日里,自己一出现,儿子就会来扶着自己的,今天倒是依旧原地不动如山。
不过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皇帝的权柄!
“皇儿,你怎么不回答我?”孙太后直接在上首坐下问。
朱元璋反问:“您想我如何回答呢?”
孙太后一下子哽住了,她想要皇帝如何回答?当然是收回成命啊!
朱元璋知道太后心中怎么想的,但是她不敢说出来,因为一说就涉及到了“后宫不得干政”这条规矩。
朱元璋倒是想训太后一顿,但她毕竟是皇帝的母亲,让太后坐立不安了一会儿,朱元璋才道:“我这是在培养自己的势力。先前我信任王振,可王振如何回报我的?现在王振倒了,宦官一派,要被连根拔起了,我手里总得有几个可靠的得用的人才行。”
太后立马道:“你可以用别人,不是非他不可啊!朝中有那么多大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