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还真被朱棣给说服了。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叹道:“若是后人真做到了,天下百姓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那便是大幸啊!”
朱棣毫不迟疑地赞同道:“您说的极是。”
虽然不知道,在清朝灭亡后那百多年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子孙后辈能爬出深渊,能够重新站起来,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实在是了不起,也是天下之大幸。
胤禛听到天幕提到他的名字时,整个人都愣住了,他废除过贱籍?谁能有废除贱籍的权力?只有皇帝!所以,是他自己当上皇帝了吗?!
想到这里,胤禛脑中不由得一阵晕眩,呼吸也忍不住加重了一些。
他确实对皇位有野心,也无数次想过,自己坐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的情形,可是天幕是后人!她的话,就好像是把想象变成了实际一样!
神思稍微飘飞了一会儿,胤禛很快理智回笼,他如今还只是亲王,事情并没有定下,后人直接说出这个事,反而不是什么好事,会不会惹皇阿玛不高兴?
这样想着,胤禛目光转向了玄烨,权衡不过一秒,便主动道:“皇阿玛,天幕提到了儿臣的名字。”
这个时候装死装没看到,在皇帝眼里,都是欲盖弥彰。你人都杵在这儿了,又没聋,怎么可能没听到呢?听到了,就要表达一下想法。这是最合逻辑的做法。
玄烨嗯了一声:“你很意外?”
胤禛的情绪波动,已经被他熟练地摁了下去,他坦诚道:“是,毕竟,只有皇帝才有废除贱籍的权力。”
玄烨知道,这个儿子心思深,看上去是在跟自己坦诚,实际上心里怕是转过了九九八十一道弯了。
不过,玄烨也没有怪胤禛的意思,胤禛做的那些事,哪个不是需要百八十个心眼子去应付别人的?他要是真没那些弯弯肠子,还干不出那些事儿来。
玄烨道:“是的,所以我应当是把皇位传给你了。”
玄烨如此直白地承认,反倒是让胤禛吃了一惊:“皇阿玛?”
玄烨轻咳了两声,道:“这些时日,想必你也有些感觉了,我已经倾向于你,所以许多事让你去做,所以你的兄弟们,也都集中来针对你了。”
胤禛想好好应对这话,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玄烨语气平淡至极,仿佛只是在聊不紧要的家常:“我也上了年岁了,不服老也不行,偌大的摊子,顾不过来,只会坏事。”
想起天幕说他晚年昏庸懒政的评价,如今心中已没有了任何不服与不悦,只有一心规避事情往坏处发生的想法。
胤禛很吃惊,全朝上下都知道,皇帝不服老,所以太子送的海东青死了以后,他才会勃然大怒,觉得是在诅咒他。现在却从他嘴里,听到了“不服老不行”的话语,这是一个掌权多年的帝王,会说出来的话吗?
这次听天幕,玄烨给胤禛造成的冲击,比天幕讲的汉朝事造成的冲击,要大许多。
刘彻眯着眼睛,细细聆听天幕要讲的王莽的“高光”,毕竟之前天幕用高光这个词,来形容别的皇帝的政绩时,确实是十分出色的表现。
可是刘彻越听,嘴角就慢慢地翘起来了,还越翘越高。
“这就是所谓的高光?”刘彻心里不仅不气了,反而乐了起来,这叫狗屁的高光!别的皇帝的高光,可不是王莽这种瞎胡来!
之前刘彻还紧绷着神经,担心王莽还真有什么出众的脑子和才能,搞出了什么惊天地的政策来,听完:就这?
刘彻心里一高兴,整个人又松垮了下来,又开始自己给自己倒酒,自斟自饮,格外闲适。
一旁伺候的人内侍和宫女们,也跟着放松了下来,但还是没看懂,皇帝怎么突然又变了?这变脸也也变得太快了吧?
如今的皇帝,跟从前还真是不太一样了呢。
【这第三条呢,就是将盐、铁、酒、铸钱等重要的赚钱门路和领域,或者说是经济中的命脉,收归了国有,还有山林川泽,也收归了国有。山林川泽可以和王田一起说,也就是天底下绝大部分的国土,都是国家所有,不能买卖,也不能被私人占有了。这里和如今的政策,也有些类似,但本质上还是有极大的不同。比如山林,是归国家所有了,但是一些山林会设置国家林场,会派专人巡山、伐木、管理;江河湖海上,国家占了也要对其负责,比如有禁渔期和休渔期,来维护生态,还要根据各地水态不同,常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和治理,除了环保,还要修筑堤坝、修建水电工程、调节水期……所以王莽的“国家所有制”,和咱们现在的国家所有制,有的是本质的不同,王莽就是我以国家的名义,把这些地方都占了,渔夫樵夫猎户等靠山水吃饭的人,不能来沾;而咱们的国家所有,则是国家要对这些地方负责,不仅要对资源进行管理、合理利用,还要保护自然资源,让自然资源不至于因为人们的贪婪,而被人们杀鸡取卵,直接消耗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