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气氛顿时凝滞,这里谁都知道皇帝、寿王和贵妃三人那复杂的人伦关系。
高力士反应最快,立马奔出去骂道:“哪个没眼色的东西,竟然这时通报?不知道寿王正在殿内回话吗?!”
一旁的杨贵妃听到李瑁在,顿时十分尴尬,本想转身离开,可想到自己的事,还是生生停住了脚步,道:“高公公莫怪他,是我说事情十分紧急,他才大声通报的。”
高力士道:“贵妃娘娘无需为他遮掩,犯了错还是得挨罚。你先去侧殿呆着,回头收拾你!”
那小太监忙跑走了,高力士正要说,让杨贵妃等等,结果听到殿内道:“让她进来罢!”
杨贵妃便抬脚进了殿内,高力士忙跟了上去。
李世民看着杨贵妃款款而来,眼神并未投向李瑁,李瑁也一直垂头站在一侧,甚至还悄悄往一边挪了几步,显然以往李隆基防备两人接触防的挺紧。
这情形,确实是折磨人。
李世民对李瑁道:“你先去侧殿等着,有什么想吃的,可让太监去吩咐。”
李瑁行礼告退,转身时才飞快的瞥了一眼杨贵妃,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他虽在宫外,对杨家倒台、杨国忠入狱的事也知道,更知道皇帝已经冷落了杨贵妃。虽然夫妻一场,但早已物非人也非。
李瑁走后,高力士要领着其他人退出去,李世民让他留下了。
杨贵妃按部就班的行礼后,立马就道出了她觉得紧急的事:“圣人,我身边的侍女,前些天时,便发现了安禄山与东宫的人有往来,今日听了两个太监私底下的聊天,才知晓东宫的鱼朝恩鱼公公,收了安禄山一笔不小的贿赂,似是将天幕所言之事,都透露给了对方。”
高力士顿时一惊,忙看向李世民,却见李世民面色还算平静。
只是,高力士快绷不住了,李亨好不容易过上几天太平日子,又要遭难了不成?
“朕知晓了,可还有别的要说的?”
在那一瞬间,杨贵妃甚至怀疑,皇帝根本不信她说的,张嘴想要补充几句,可是对上李世民那双眼睛,她顿时又说不出来了,只能道:“事情经过,我并不十分清楚,只能猜测,安禄山已经知晓了天幕说他会造反一事,若是想查清实情,还请圣人从鱼公公身上着手。”
李世民点头:“此时朕会着人查的,可还有别的事?”
自他来了以后,冷落杨贵妃一个多月了,这贵妃倒还算识趣,没有来面前纠缠,也没有闹得后宫不得安宁。
杨贵妃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跪下道:“妾想求圣人,给妾的三位姐姐留下一条命。”
这些天,也够杨贵妃消化掉天幕所说的那些事了。许多事,都已经发生,无可挽回,但是还没发生的事,杨贵妃还是想努力一下。
杨国忠和三个姐姐确实作恶多端,皇帝抄他们的家,将他们下狱,都是应得的,甚至自己也应该受到惩罚,但不知为何皇帝没有对自己下手,可能是还念着些微旧情。可杨贵妃觉得,三个姐姐罪不至死。
李世民没直接答应,也没拒绝,只道:“她们三个的事,李泌他们很快会查清的。到时候,会根据《唐律》看是要杀头还是流放,亦或者是坐监牢。”
杨贵妃只好伏身磕头道:“谢圣人,妾知晓了。”
没其他事,李世民让杨贵妃先回自己宫里去了。
看着她的背影,李世民也无奈。这个女人是李隆基从儿子那里抢来的,他又不能直接把人送回去,真那样干,真就是平添几分笑料了,而且把贵妃当成了物件似的,要的时候就抢过来,不要的时候就塞回去。
也不能动她的身份,天幕说的有几分道理,李隆基爬灰,她也是受害者,身不由己,如果夺了贵妃的封号,或者送出皇宫之类的,都会影响到她的安全与声誉。
总之,杨贵妃的去处才是最棘手的,只能先放在后宫待着。
没多久,李泌将杨氏三姐妹的事查的差不多了,判了个流放,李世民亲自过目后,盖了印的。
杨贵妃举报了鱼朝恩,李世民便让高力士去处理这个事,没想到鱼朝恩还真趁着安禄山进宫看“干娘”的时候,给他传递了消息。
高力士气得要死,一是怕安禄山得知造反的事被皇帝知晓,会狗急跳墙,打乱皇帝的布局,二是怕鱼朝恩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牵连到李亨。
李世民倒是没生气,只让高力士把这件事的参与者都挖出来,处理掉了就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