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者他必令安,不乐者他必令乐。
他要创空前盛世,他要让万邦臣服。
他要前王不辟之土,悉请衣冠,他要前史不载之乡,并为州县。
他会背负他十六岁那年许下的诺言一路前行,直至他死亡的那一刻。
他要丰功厚利施于来叶,他要令数百年后读他大唐国史,鸿勋茂业粲然可观!
李世民忽然笑了笑,他抬手轻轻一挥:“众卿平身。”
武德不再,贞观依始,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第108章 暗涌
武德九年八月十九, 东宫,显德殿前殿。
“今次是朕登基后头一回宴请群臣,诸位今日不醉不归!”
李世民位于上首, 他一举酒杯, 遥遥敬了敬坐于下首的群臣。
他的面颊染着红, 分明就是沾染了三分醉意, 他眉眼微弯笑着看向殿中正弹唱着的乐者舞者。
李世民举杯一饮而尽,像是忽然来了兴致一般,他起身虚空一点坐在正中央怀抱着琵琶的乐者:“不知可否借朕琵琶一用?”
那个被李世民点到乐者有些惶恐又有些兴奋,他起身行礼却怎么也忍不住嘴角的笑意, 将怀中的琵琶小心翼翼地递到了眼前这个年轻的天子手上。
李世民自得一笑, 修长好看的手指随意一个拨弄,悦耳动听的声音便这么回荡在殿内, 当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悠然自在地盘腿坐在了正中央, 他抬眸扫视群臣颇为自傲道:“光喝酒吃菜多没有意思啊,我今日有兴致, 便为诸臣弹奏一曲助兴。”
“不过……”李世民说着拖长了语调,语气中带着些戏谑, “我这首曲子你们可都得猜猜, 若是猜不来名字, 自罚三杯,如何?”
房玄龄率先反应过来,他举杯遥敬了李世民一下,笑着开口:“陛下之命, 臣哪敢不从,不过臣于此道向来不甚了解, 臣便先自罚三杯。”
李世民哈哈大笑:“玄龄啊玄龄,这还未开始你便想着躲懒了。”
房玄龄丝毫没有被李世民打趣的窘迫,他只是喝了口酒,面上依旧带着和煦的笑容:“这私底下臣倒是可以毫无顾忌让陛下开心,只是如今在百官面前,陛下便给臣留些面子吧。”
“不过臣虽然不擅此道,但克明可不一样,他啊休沐的时间有半成是要跑到那些胡肆去听那些胡姬弹奏的琵琶曲的。”
正好好吃着菜津津有味地旁观着李世民同房玄龄对话的杜如晦怎么也想不到战火居然烧到了自己身上。
他举杯同房玄龄碰了碰,故作夸张一般摇头叹息:“实在是交友不慎呐。”
房玄龄笑了笑:“我这分明就是让大家看看,我们的克明是如何博学多识的。”
杜如晦轻笑出声:“行了,我向来是说不过你的。”
说着杜如晦看向殿中央正调试拨弄琵琶弦的李世民,他朗声开口:“今日陛下为臣等奏曲,臣等实在受宠若惊。”
李世民勾唇:“嘴上说着受宠若惊,可我怎么瞧着克明分明是满脸的兴奋?”
“若是你们欢喜,下回我为你们舞一曲也是可以的。”
这杜如晦还未回答什么,倒是宇文士及闻言眼眸一亮,他兴冲冲开口道:“陛下弹琵琶的本事臣等可都是知晓的,却原来不知陛下于舞一道也有研究。”
话落宇文士及侧了侧身子,他看向身边一脸欣慰地喝着酒的高士廉好奇问道:“士廉,不知你这个陛下的舅舅可知晓?”
高士廉笑呵呵回道:“当年陛下年岁还小,这家中也是养了好些个胡人的,陛下起了好奇的心思,跟着他们学过一段时间。”
宇文士及若有所思地点头:“原是这样。”
李世民瞧着宇文士及与高士廉的窃窃私语,他爽朗一笑,向高士廉打趣道:“都是年少之事,舅舅便给我留些面子吧。”
说着李世民已然是调整好了姿势:“你没瞧过,下回我便让你好好瞧瞧。”
宇文士及不由拊掌:“好,陛下可不许反悔!”
李世民好笑摇头:“朕何时出尔反尔过?”
话落,李世民不再同众人笑闹,他垂眸看着自己怀中的琵琶,拨片在指尖灵活转动着,下一瞬他轻轻一拨,清冷悦耳的乐声便如珠落玉盘,恰似飞流而下撞击卵石,又似溅起了一片水雾,只消叫人听着就觉得心中是说不出的畅快。
然而这还没有完,在最初的乐声过后,李世民轻轻哼唱着,他的声音如金石相击,少了些少年的清越,却是多了些独属于他这个年岁的成熟与温润,配合着逐渐婉转悠扬的乐声,叫人听着居然莫名多了些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