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他入长安,他接受了前隋高官的拥立继承正统,是为名义上的法统。
他代表要维护的自然便是这群人的利益。
但是,这套法子有个最严重的不足,那就是他称帝时天下还是乱着的呢。
他还缺乏武统的正当性。
但所幸李世民能打,他是皇帝的儿子,他替自己来打天下所得的威望与合法性自然而然会让李渊受益也会让李唐受益。
所以纵使知道有不少人是冲着李世民皇子的身份可能登上皇位选择站队投资他,李渊也默认了这种行为。
因为他确实需要李世民来替他打天下,需要所有人默认的父子关系,跟着秦王效力就是为李唐效力的潜规则,心甘情愿替他家打天下而不是生了拥立他姓的念头。
这本该是很完美的,但问题就出在李世民太能打了。
只怕那帮跟随李世民的地方豪杰和文臣武将心中,李世民才是他们认定的人。
如此一来,便逐渐形成了两股相斥的利益集团。
人家出生入死所求的不是封妻荫子加官进爵,难道还能是无怨无悔甘愿奉献吗?
不可能的。
但朝廷就这么些位置,李渊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基本盘。
所以,天策府,一个能将这群人打包送进去的小朝廷便是最好的存在了。
承乾殿。
“太尉尚书令雍州牧左武候大将军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凉州总管上柱国秦王世民,缔构之始,元功夙著,职兼内外,文教聿宣。”
内侍一边念着一边心中不禁腹诽,这秦王的名号是越来越长,他读着费劲,不知道那几个拟旨的大臣写得累不累。
“……可授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增邑一万户,通前三万户。馀官并如故,加赐金辂一乘、衮冕之服、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鼓吹九部之乐、班劔四十人。”
李世民眼眸微眯。
可开府设置官员的天策府吗?
这便是一个小朝廷。
若是……
这便是一个可以随时接手长安朝堂的小朝廷。
但李渊这么大方,李世民心中冷笑,看来还是不准备将长安朝廷的位置给吐出来啊。
李渊只看着眼前的利益,可有想过这般做的后果吗?
这样一个注定畸形的权力机构,李渊真的有把握能将其掌控吗?
李世民垂眸。
既然李渊都这么不在意了,他便也笑纳了这份封赏。
也望李渊,不要后悔今日的决定。
然而同李世民不同,此刻的长孙嘉卉异常愤怒。
长孙嘉卉虽早就知晓了天策上将,可后面那些她也是才知晓。
这是越听越心惊,这般荣宠实在是太过于高了。
金辂一乘、衮冕之服,这两样可是九锡中两样!
这其中也不知道有没有李渊故意激化秦王与太子之间矛盾的意思。
李建成本就不放心二郎,如今二郎的权势到了这样一个地步,他又如何能再像从前那般小打小闹,只怕是要下狠手了。
虽然秦王府不惧东宫,可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长孙嘉卉咬牙,李渊还真是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甘露殿。
李渊唇角微勾。
这样的封赏,东宫想必也是坐不住了吧?
而东宫的背后也有他的支持。
也是时候该加一把火让东宫出面去牵制李世民了。
至于他嘛,自然是要稳坐钓鱼台的。
第72章 背叛
事实证明, 天策上将这个封赏来得太及时了。
因为就在这之后的两个月里,刘黑闼横扫河北,不过小半年的功夫居然尽复窦建德故土。
瀛洲观州毛州皆起兵响应, 其中尤以瀛州最为重要, 在河北道中人口数能排上前列了, 大大减轻了刘黑闼的后勤补给问题。
打下瀛洲后, 刘黑闼的目光放到了定州身上。
自定州向北便可联络突厥,如此一来刘黑闼便可以同颉利可汗联手南侵长安。
这正中颉利可汗下怀。
颉利可汗是万万没想到,不过是因着权利交接至多一年的空隙期,中原居然眼见就要统一了?
太快了, 就这么短短一年的窗口期也被李世民给捉住了, 主动权一下便被李唐给夺去了。
如此一来,什么分头下注让中原陷入内战的法子一下子便不好使了, 所幸现在又起来了个刘黑闼。
若是刘黑闼再败……颉利可汗便只能亲自下场了。
武德四年,十一月十九, 定州沦陷,总管李玄通被俘后宁死不屈, 引刀自刺,溃腹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