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虽然开头不如何,但这尾收得还算不错,也勉强算是保住了他这个夫子的脸面。
李世民哼笑着,如此一来,通济渠便落到了唐军手中,王世充东面的粮道也是彻底被斩断了。
而唐军也彻底打通了前往嵩山以南的各种要道。
本应是天险的嵩山被李世民当作了撬开敌人腹地的一个点,唐军迅速自东面包围洛阳。
东南西北,王世充几乎再难寻一条河流一处饷道来调兵调粮了。
早就被打残的王世充如今更是被添上了最后一抔黄土,再踩几脚便可彻底将人埋得严严实实了。
唯一的麻烦点就是虎牢关,这一处关隘还在王世充手里,就怕他苟延残喘耗时间。
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王世充只有这一处能方便运粮,而他恰恰好,是截粮的高手。
若是顺利的话,唐军后续的粮草补给便会多一条新的来源。
李世民很满意这几个月来自己的表现。
以堂堂正正之师,辅诡诈奇谋计策,一步一步让洛阳成为一座孤城。
只是端坐大军正中,便可指挥各路大军完成他的战略目标。
这场大规模战役中李世民的表现,任谁见了都要感叹一句,作为将军的李世民是有勇的,可作为统帅的李世民亦是有谋的。
当然这段时间李世民也没有闲着,他的身上可还是领着尚书令与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的职。
如此良机他不会放过,在接手了大量新降的州县后,有着瓦岗旧将的从旁辅助,李世民在收编豪杰拉拢民心方面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这个地方他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父兄沾手的。
他早便下定了决心,洛阳不仅要成为他的心腹之地,更要成为他的一条退路,作为日后他在皇权与父权之下以求自保与争锋的一道屏障。
而与李世民心情完全不同的就是此刻位于洛阳的王世充。
这几个月下来王世充可谓是过得分外煎熬。
他虽然一动不动,可却眼睁睁看着唐军的战线离自己越来越近,心急如焚之下他写了封信向突厥求救。
恰好,就在突厥边上的梁师都眼见李唐势头一片大好也坐不住了,同样派出了使者游说处罗可汗出兵。
可对突厥满怀期望的两方终究是要失望了。
谁又能想到,突厥仿若中了什么诅咒一般,处罗可汗居然跟着上一任可汗一样无故暴毙。
突厥,处罗可汗满心欢喜地应下了两方使者的请求,心中不断盘算着这段时日反复推敲的计划。
派三路大军,一路往南攻打南州,一路联合梁师都进犯延州,一路联合其余部落小族出兵幽州。
王世充此刻自身难保是指望不上了,但是窦建德却是可以合作的。
窦建德本以为能迅速拿下李艺,不料双方互有胜负。
这边也就罢了,原先诬陷宋正的那几人尝到了甜头,嫉妒起了一个在同辈中有勇有谋功劳最高的猛将王伏宝,诬陷其心有反意。
本就焦头烂额的窦建德盛怒之下直接斩杀了王伏宝。
此举可谓自毁长城,在后头几日与李艺的对峙中他是再也没占到分毫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突厥抛来了橄榄枝,眼见天下大势不妙的窦建德权衡再三,终究还是同意了与突厥的暂时合作,打算西进唐廷的晋州与绛州。
而处罗可汗本人则率主力会师窦建德于晋阳,手中捏着杨政道这个隋廷后人,打出为其复国的名号,顺理成章入主中原。
此刻的唐朝大半兵力都在南面与洛阳,若是计划顺利,唐朝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
想着杨政道,处罗可汗眉心一拧,不由想到了自己的可贺敦义成公主。
他的脸色当即难看了起来,要打着为杨隋复国的名号,仅仅一个小孩子还是不够的,若是有义成公主的支持情况将更为顺利。
只是,处罗可汗冷笑一声,抬手下意识去摸自己脖颈处掩藏在衣领里头的抓痕。
抓痕又红又肿,已经有三日功夫了,却没有半点要消下去的意思。
轻微的刺痛让处罗可汗吸了口冷气,心中对义成公主愈发不满。
怎么会有如此疯癫的女子?
不过是醉酒后想要了她而已,谁知道义成公主发的什么疯,居然同他撕破了脸皮,大吵了一架,拉扯间便在他脖子处留下了抓痕。
被压制的怒火此刻愈发大了,处罗可汗思索再三,终是决定找一趟义成公主。
此刻的义成公主正命人照顾着不过两三岁的杨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