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有着秦王岭这个名字庇佑,想必我们下半辈子都能过上好日了咧!”
百姓的私语被落在后头的士卒听到,这些士卒把这桩事当作有趣的事情相传,一时又是与有荣焉,一时又是有些不服气。
怎么老百姓都能起个秦王岭的名字纪念,他们也要拿出点东西献给秦王,怎么可以落后呢?
秦叔宝在军队的最后,他自然是把这些百姓和士卒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一时有些新奇,拍马追上了李世民。
见李世民有些诧异的表情,他一口气不停将刚刚的所见所闻通通讲了一遍。
最后才有感叹道:“果然大家都喜欢元帅。”
李世民轻笑一声,日光下此刻的他显得格外洒脱又自在。
“这便够了。”
“人活一世,谁又能保证未来如何呢?”
不知为何,杜怀信的心中此刻居然莫名浮上一句诗。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李世民见众人发愣随即轻笑道:“千年之后雀鼠谷或许还在,可我早就成了黄土一抔”
“但是你们瞧见了吗?”
“纵使未来我死了,可这场仗却还是会流传在百姓口中,流传在士卒口中。”
“这一地的百姓因我而获新生,这分明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话落,李世民一马当先,只留下笑声回荡众人耳畔。
感受着阳光洒落身上,杜怀信浑身都觉得暖洋洋的。
杜怀信垂眸。
骑着马,杜怀信居然有些迷茫。
时空错乱的感觉涌上心头,这或许与他穿越的身份有关。
千年之后,会不会也有后世之人同他们一样,走过同一片土地?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不论是险要的雀鼠谷,还是这不大的张难堡。
他们打赢了胜仗,带着荣耀而来。
那后世之人呢?
会一边笑着讲着这里口口相传的或许早就失了细节的秦王故事,还是在感叹山路难走?
多么有意思啊。
或许他们还会隔着时空擦肩而过也说不定。
杜怀信忽然轻笑起来。
是的,李世民说得很对。
百姓记得他,山河记得他。
纵使他死了,这个地方也会带着秦王岭的名字流传后世。
第53章 太平
武德三年, 四月二十七,介休。
李世民目送着入城的李道宗与宇文士及二人,脑海中却不期然闪过了他在柏壁与宋金刚对峙时与李道宗的一番对话。
李道宗不过十七, 可看问题却格外深刻, 在众多将领请求出战的情况下, 李道宗是少数几个与他持相同看法的人。
李道宗与李道玄都是他的堂弟, 二人一个成熟稳重着眼大局,一个勇猛无比身先士卒,倒是一对很好的搭档。
这次派李唐宗室李道宗出面招降尉迟敬德,也是给足了尉迟敬德尊重。
不过李道宗毕竟年岁小, 或许经验不足, 李世民权衡之下还派出了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这人倒是李渊的多年好友,就冲着他兄长身死国灭, 而他却偏偏眼光毒辣选择了投奔李渊不提,还有本事逃脱宇文一家弑帝的骂名, 就不是个简单人物。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长孙嘉卉的一封家书。
那是半月前的一封家书,信中有提到宇文士及的妹妹, 如今李渊的宠妃宇文昭仪。
因着知晓李世民的志向和父子二人之间略显微妙的氛围,长孙嘉卉身为王妃无法同李世民一般上阵杀敌, 也无法同李秀宁一般与李渊亲近, 潜移默化插手朝政。
思来想去, 长孙嘉卉决定从后宫入手。
李渊称帝后一个月中有大半的时间流连后宫,这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更何况好歹也是同李渊相处了好一段时日的,长孙嘉卉自然十分清楚李渊此人最大的一个缺陷,刻薄寡恩的同时又格外信任被归于自己羽翼下的人, 不论是他的后宫还是前朝。
这般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心态, 正是最好的突破口。
首先同她亲近的是万贵妃。
长孙嘉卉拉拢她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不仅是因着当初起兵时她帮着众人躲藏的缘故,更是因为万贵妃的儿子李智云是被李建成抛弃而亡的。
当然对外的说法自然是李智云自己跑丢,但实际上呢?
万贵妃从来没有信过这个说法。
长孙嘉卉用了李世民私底下给他的人手,找到切实证据后一点一点隐晦地透露给万贵妃,让万贵妃误以为是自己找到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