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武周一旦起了疑心,恐怕这帮人一个都逃不掉,何不让宋金刚将他们通通带在,如此便也不必费心思猜测究竟谁是叛徒了。”
跟着的二人心服口服,杜怀信哼笑:“我的本事可是元帅手把手教出来的,若今日来的是元帅,想来他会同我做一样的选择。”
“好了,赶紧将人一块带回去,不日我们便启程回柏壁。”
————————————————
徐衡坐于下首,看着上头慢悠悠喝着茶的李世民,一时有些心思浮动。
“这茶的味道还是同当年入关时一般,看来徐公是个恋旧的人。”
李世民轻轻放下茶盏,这才说了自进门以来的第一句话。
徐衡下意识笑了笑,顺着李世民的话道:“大王说笑了,若不是大王提携,只怕我那幼子还没那么快替我家光宗耀祖。”
“哪里的话,跟我一道平薛仁杲,是他自己争气,如今也跟着我一道来了柏壁。”
听着李世民的话,徐衡暗暗叹了口气,他这个幼子什么都好就是话本读傻了,说什么好男儿志在四方,要上战场建功立业,给他长脸。
从小娇养出来的孩子,做耶娘的又哪里会舍得孩子吃苦?
所幸眼前这个秦王是个靠得住的,能勉强让他放下心中的担忧。
当然,徐衡垂眸,最深层的缘故还是他看中了李世民的潜力。
都是皇子,难保将来不会登上帝位,如今随手之举能为将来换来一场富贵,何乐而不为?
“大王放心好了,我家中还有多余的粮草,听闻大王军中乏食,我愿意带头献粮。”
李世民倒也不意外徐衡这么快表忠心。
不提他与徐衡的交情,便是他的身份摆在那,想要投机的人多了去了,不缺他这一个。
“徐公果然爽快,不过单单只你一家只怕是不够的,”李世民说着拿出一张纸交到徐衡手中,“上头画了圈的都是与我交好的,也是与徐公关系亲近的,这几人便麻烦徐公了。”
“至于剩下画了横线的,态度含糊不清,不过也不要紧,我当年率军入关时向来秋毫无犯,待我发教之后看看百姓的态度如何,若是愿意归附的多,想必这几人也不难拉拢。”
话落,徐衡刚想说些什么,就听得外头下人通报:“阿郎,王景暠王公求见。”
李世民眼眸一亮,与徐衡对视一眼,还不待人走近,便上前几步等候。
“王公大义,此次若非王公率乡党千余家拼死抵抗,绛州是决计保不下的。”
“绛州位置重要,世民还要多感激王公。”
王景暠一入内就见李世民弯腰作揖,听见他恳切的感谢,扶着李世民轻笑道:“大王客气了。”
“刘武周勾结突厥,宋金刚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我又可坐视绛州也陷入这般境地?”
李世民摇摇头:“不论王公是出自何种目的,绛州能被保下都是王公的功劳,若是王公不弃,我这便上表奏请陛下,封王公为骠骑将军。”
“本是份内之事,如何担得起大王这般的感谢,”王景暠连声拒绝,“倒是大王当年入关军纪整肃,令我印象深刻。”
“我这次听闻大王有难处,是特地前来献粮帮大王渡过难关的。”
李世民万万没想到,在他看来不过寻常的举动竟为他换来了如此多的帮助。
李世民想着一面反手握住王景暠的胳膊将人引道座椅上,一面沉吟道:“既然王公不要骠骑将军,那么桐乡令如何?”
“王公可不许再拒绝了,王公心系天下,有这么个职位在,也能让治下百姓好好过日子。”
“这不仅是世民的心意,也是希望王公安抚好因着战乱而悲苦的百姓。”
王景暠的拒绝咽回了喉咙,琢磨一番倒也笑着应下了。
李世民见状唇角抑制不住地勾了勾:“我今日交代的事便麻烦徐公,事后必然少不了徐公的赏赐。”
话落,李世民转头笑着打趣道:“我要回营了,不知王公可有兴致同我一道,也好给王公瞧瞧,过了两年,我治军的本事有没有退步。”
王景暠禁不住摇头感叹:“好。”
此刻的李世民哪里有皇室子弟的架子,在他面前分明是个讨人欢心的小辈。
李世民得了同意,立马将人扶起,与徐衡拜别后,将自己的马让给王景暠,自己则牵着缰绳,一路慢慢悠悠地走着,还不忘给王景暠讲着军中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