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钗缘(152)

作者:鲜肉豆沙粽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奶奶。”赵妈妈并未依言退下,正踌躇着开口道,“……老爷……老爷自东林县回来了,说是给您带了新奇玩意儿,想见您一面。”

堂堂老爷要见夫人,如同下属求见上司一般谨小慎微。

这样稀奇的事,在小院里发生就千百回。

如往常一样,曲雁华甚至连头也没回,仍望着窗外,淡淡道:“不必了,送与旁人罢。倘或没人陪他,就打发崔氏和那新来的小戏子过去。”

赵妈妈欲言又止:“又将妾室推给老爷……他恐怕又要伤心许久。”

曲雁华缓缓侧眸,瞥了赵妈妈一眼。

这一眼,让赵妈妈再不敢多言,忙垂下头,推门出去了。

合上门扉的那一刻,透过门缝,正好能看见月光洒在曲雁华身上,这亮色洗净了白日里阴谋算计为她盖上的厚重铅华,徒添一层仙人的羽衣。

或许在某一刻,她便要羽化而去,同月中人相见。

于是,凡尘中的种种牵挂,于她而言,都是惘然。

赵妈妈叹了一口气,缓缓合上门。

一转头,却正好瞧见一位身量瘦高的男子站在院门外,不知等候了多久。

他手里珍而重之地拿着一个紫檀木匣子,脸上希冀的神情,在读懂赵妈妈的神色后,变作了失望。

良久,男子挤出一个笑,“雁华还是不肯见我?”

赵妈妈不知如何作答才能不伤他的心,唯有一声长叹。

男子沉默许久,才道:“无妨,我再等等。横竖我已经等了十数年了。”

他抬头望月,冷月一视同仁地洒下光辉。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程善晖总是想,倘或他是窥见第一缕月华的人,或许今晚的月色,是为他而柔软。

不知不觉,曲雁华歪在榻上睡了一夜。

直到窗台上的扑腾声将她闹醒。

一睁眼,只见那熟悉的信鸽眼睛瞪的溜圆儿,正与她对视。

曲雁华揉了揉额角,拆下鸽子腿上的纸条,展开细看。

鸽子的眼睛里倒映出曲雁华的脸色,每阅读一个字,她的脸色就越发暗沉。待到她撕碎纸条,又恢复了平静。

“收拢妇孺,原来是安排在这里啊。”她若有所思地喃喃。

信上是清懿传来的新指令:收拢妇孺,建纺织院。

一瞬间,曲雁华本能地琢磨出她的多种用意,但又一一推翻。

照她利益优先的准则来说,难民里的妇女儿童是最没有价值的群体,比不上壮丁的力气不说,又格外耗费物资照料。

正如以工代赈,大多来报名的都是男子,招募也是男子,几乎不见妇孺踪迹。

如今,曲清懿突然另辟蹊径,要专门招募妇孺,并且新建纺织院,这完全是可以预见的赔本买卖。

曲雁华心中暗暗嘲讽,可一面又有一个声音在说:照她说的做,看看这个小姑娘能做成甚么样的局面。

这样的指令自然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秘信只是提前告知,真正落到实处,还需多次筹谋。

挑了个没下雨的天,适逢有处新宅子落成,曲雁华顺势下了帖子邀清懿上门。

虽然曲雁华是明面上做东的,然而落到实处,清懿俨然是个主家的做派。

这处新宅子正是以工代赈的第一样成品,耗时两个月,按照清懿给的图纸,一样不差地建造完工。

“我这个督工,也还算称职罢?”曲雁华淡笑道。

二人正由临时管事带领着游览宅邸各处,清懿不时留神细看各处构造,漫不经心道,“倘或是姑母自个儿的宅子,想必会更用心。”

曲雁华挑了挑眉,懒懒道:“东家可别为难我了,我又何尝不是在以工代赈呢。”

“姑母在我这做工赚的银子,不知要买多少宅子。”清懿淡淡道,“所以,收拢妇孺的事情办得如何了?”

“回东家话,妇孺人数少,统共登记在册的也才数百人,远不及男子之数。”曲雁华故意刺她,“小东家这是心软了,想要赔本救人不成?”

清懿瞥了她一眼,淡淡道:“你为何笃定是赔本生意?”

二人并肩而行,曲雁华的声音压得低,却恰好能让清懿听见。

“你已经有了盐道生意,足够你赚几辈子花不完的钱,如今却突兀地建造纺织院,须知纺织是要技术,也要根基的。”曲雁华眼底闪过淡淡的嘲讽,“你收拢这帮妇孺,大多出身贫寒,怕是连织锦都不曾见过,让她们纺织些粗布麻衣出来卖给谁?”

清懿没有立刻答话,只是提了提裙摆,挪开步子,避免踩死过路的虫子。

她漫不经心道:“姑母忘了浔阳阮氏是做甚么的?”

曲雁华愣了愣,半晌才反应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