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听着外头公公唱报:“陛下驾到!”
众人立即起身。
皇帝背着手走进来,身后倒是没跟着许多人,脸上带笑,看起来十分亲善。
待皇帝落座之后,笑着挥手让众人也坐下。
“今日春光明媚,倒似是老天也知道朕要在今日设琼林宴,格外的给面子啊!”
众人立即跟着符合,还有个大臣拍马屁说陛下乃真龙天子,自然得上天庇佑,要做什么事当然也会得到上天支持云云,这拍马屁的习惯都已经深入灵魂,任何时候都能拽上一两句。
谢恒心中白眼,可不是得天朗气清,不然也不会定在这个日子,要不钦天监是干嘛吃的?连就近的天气都看不明白也就用不着他们了。
众人落座后,宫人开始上酒上菜。
按照规矩,文武进士们一同向皇帝敬酒,郭嘉和阮时衡还说了祝酒词。
谢恒觉得这两人身为“学生代表”算是很尽职尽责了。
之后皇帝对所有的文武进士表示了嘉奖,也说了一些鼓舞人的话,再之后就是文武大臣们对新科进士们洗脑,啊呸,是勉励,让大家日后务必要用一生所学来报效朝廷,尽忠陛下。
该走的流程走完了,接下来就是相对放松的环节——欣赏歌舞表演。
当然舞乐的声音也不会太大,而且当皇帝有话要说时这些宫廷乐师们还会自觉地调低音量,就比如现在。
皇帝看向谢恒,笑着说:“朕瞧着探花郎好像没怎么喝酒,可是这酒不合胃口?”
真不合胃口也不敢说啊,谁敢嫌弃宫中御酿?
“没有,学生只是不胜酒力,喝多了恐在陛下和诸位大人面前失态。刚刚听几位大人所言,学生只觉得颇受震撼、热血沸腾,就更不想还没能在朝堂上发光发热为陛下分忧就先露出丑态来,那真是要没脸见人了。”
谢恒语态认真又言辞幽默,惹的惠承帝哈哈大笑了好几声。
众人见惠承帝的反应,也知道他并没有怪罪谢恒,甚至对谢恒很有好感。
那日殿试上惠承帝对谢恒格外注意的事,在场的人就算不是亲眼瞧见的也都有所耳闻,再看现在陛下的反应,开席到现在第一个单独问话的就是这位探花郎,可见陛下对其果然十分重视。
“这么看探花郎还真是个极重规矩的人。说起来那日殿试时,朕就觉得探花郎十分沉稳,就算朕站在探花郎身边看着,也不见探花郎斜视半分,眼睛就只盯着自己的考卷,这份定性也非常人所能比。难得探花郎年纪轻轻就能这般沉得住气!”
边上福公公听这话也想笑,陛下这是又高兴探花郎年轻沉稳,又觉得自己对探花郎的影响不够大呢!
别看现在皇帝是开玩笑的口吻,但如果真不假思索随性回答,可说不准就有哪句话触怒龙颜。“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一点没错,上一刻还能相谈甚欢,下一刻就可能不知道说错了什么话就被叉出去了。
这要是在琼林宴上被叉出去,这辈子的仕途也就算是到头了。
谢恒面不改色十分镇定地说:“考试规定就曾言明,不论是在答题过程中还是答题之后,都不可左顾右看,如非必要也不能打扰考官。能得陛下驻足学生心生欢喜,也多有惶恐,但学生是个守规矩的人,自然要按照规矩办事。也就不敢在那时候窥视陛下龙颜,只想着定要给陛下呈现一份最好的答卷,以报答陛下看重。”
这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还不知道,在未来,谢恒的这句“我是个守规矩的人,自然要按照规矩办事”会在日后成为一句名言被不断翻出来,以证明这位权倾朝野的第一佞臣当初是如何的睁眼说瞎话。
当下惠承帝确实被谢恒的话给哄得心花怒放,有什么比自己看重的人才还这般尊敬自己知道顺着自己更让人高兴的?
惠承帝最头疼的就是那些有办实事的本事但是又总爱直言顶撞他的朝臣,正事上用的上他们,而他们偶有顶撞也算不得大不敬,可又实在闹心。这样的朝臣惠承帝就算任用,却也只会派给他们差事,办好了赏些金银器物,升官什么的是不可能的。在现在的位置上都能这样顶撞自己了,再升官还得了?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这回遇上谢恒,惠承帝心里是真舒坦,又有本事又会来事还知道顺着自己,要不是被那几个副考官拦着,高低也得给他整个榜眼。探花的名次还让惠承帝觉得委屈了谢恒呢!
“你那份考卷朕很满意,不过写得也不是很详实,具体的施行步骤你可有章程?”
“回禀陛下,殿试时因受篇幅限制,学生确实只写了个大概。不过学生回去之后又重新写了一份,是在原稿的基础上详尽了一些相对具体的安排,正好学生也带了过来,陛下可要过目?”